-
春节返乡不做好这几件事,很容易加大新冠中招概率!
管控放开后,虽然各地不再要求返乡人员隔离、查核酸,但为了减少感染新冠的可能,返乡过程中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 首先,往返途中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采用私家车自驾方式出行,尽量减少聚集,避免与过多的人员接触;如需要乘坐汽车、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一定要戴好口罩,尽量减少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同时,最好随身携带消毒湿巾,做好环境和所接触物品的消毒工作。#XBB进入我国多地还会引发几轮疫情# 其次,返乡后也应以居家为主,减少非必要的亲友聚集、观光游览等活动。 更重要的是,要准备好相关药物,及时应对感染后可能出现的症状,不然危害会很大。 比如发病早期常见的发烧、肢体酸痛等症,可使用布洛芬等药物;中后期常见的咳嗽咳痰,可使用
-
是何原因?金沙酒业仍称张道红为董事长
1月11日,华润啤酒已经成为金沙酒业第一大股东,侯孝海也已出任金沙酒业董事长,原金沙酒业董事长张道红则降为副董事长。 “金沙酒业”公众号显示的认证信息是“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官方公众号。 酒业内参查询,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法人在1月10日就已完成变更,即由龚荣变更为侯孝海。目前尚不清楚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召开上述会议时,尚未完成新任董事长的选举,还是另有隐情。 相关消息显示,为入主金沙酒业,侯孝海掌控的华润啤酒斥资123亿元,最终持有55.19%股权。 酒业内参查询发现,侯孝海能够有今天之成就,绝非等闲之辈。 据相关信息显示,侯孝海1968年8月出生在潍坊临朐,19岁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为解决北京户口,他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选择了国企首钢,但没过多久就跳槽去了咨询公司盖洛普。 他曾经提到过自己的真实想法:科室里只有一个老太太。她要我做她的徒弟,以便未来顶岗。“我一看这个很没意思啊,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跑到一个首钢的四线单位当一个统计员,肯定不是我的理想嘛,有啥挑战?” 据相关媒体的报道,在跳槽盖洛普之前,侯孝海曾短暂离开首钢到深圳一家工厂当会计,但仅过了数月,觉得无趣的侯孝海再次回到首钢。 至于为何离开盖洛普,他也透露过相关内情:“凭什么甲方住宿标准那么高,能住五星级宾馆,吃饭都能报销,而且什么也不干,全是我在干?不服,我也要当甲方。” 1996年,侯孝海为了妻子离开北京移居四川,当时正值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激战,其加入前者并最终被提拔至四川百事可乐销售总监兼市场总监。 对于在百事可乐的工作经历,侯孝海坦言,“我那五年是完整的把市场和品牌全部打通的,我现在的很多经验都来源于此。” 2001年,侯孝海觉得在百事可乐已经没有了发展前景,于是辞职去了华润雪花,任销售发展总监及市场总监,并于2005年带领团队创立了“勇闯天涯”品牌。 2008年,对侯孝海来说,似乎充满争议。…
-
这款药命名背后,有这些中医智慧……
应对疫情,国家层面的抗疫推荐药品始终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近日,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以下简称“第十版”)。在中医治疗部分,金银花”两个代表性药味。该药具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等功效,因此得名连花清瘟。 值得注意的是,连花清瘟组方背后,是千百年来中医药抗疫用药经验的传承与创新。据了解,连花清瘟全方由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绵马贯众、板蓝根、石膏、薄荷脑、广藿香、红景天、鱼腥草、大黄、炒苦杏仁、新冠肺炎等多类疾病,结果显示连花清瘟或联合常规药物,较常规药物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01),未见与连花清瘟有关的肝肾功能损伤。该Meta分析中发现的连花清瘟主要不良反应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测到的恶心、腹泻、呕吐、皮疹、瘙痒等不良反应一致。 据悉,新冠病毒感染发生以来,连花清瘟在俄罗斯、加拿大、巴西、印度尼西亚、科威特、柬埔寨等30个国家和地区发挥重要防治作用,被柬埔寨、乌兹别克斯坦等多国列入抗疫药品白名单和轻症患者居家治疗方案。连花清瘟行销30国,使全球无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受益于中医药。 性价比高市场需求旺盛 如何让良药更具可及性?随着市场对于新冠用药需求的进一步凸显,保障药品的可及性亦备受关注。高性价比的药品,则意味着可及性的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在选购药品时,首选药物作用好的同时,性价比也往往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维度。 连花清瘟本身是医保目录产品,在售价上也极具性价比。据悉,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时,国内十家甲型流感收治医院,开展了“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的循证医学研究,试验组患者每天按照标准治疗量服用连花清瘟,对照组患者则服用奥司他韦。研究结果显示连花清瘟在抗病毒作用方面与奥司他韦没有差异。在缓解流感症状,特别是退热和缓解咳嗽、头痛、肌肉酸痛和乏力等症状…
-
洽洽入局酱酒,陈先保这次转型能成功吗?
中国人不能没有瓜子,就像歪果仁不能没有披萨汉堡一样。 洽洽早在2011年就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国内“瓜子第一股”。去年,洽洽瓜子卖出37亿元的销售额,占据中国瓜子市场份额的7成。在中国的瓜子世界中,洽洽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近日,白酒行业的8.4%、31.5%、45.8%。也就是说,酱酒用8%的产能贡献了白酒行业近一半的利润。 “得酱酒者得天下”,一时间成为了诸多企业的共识,更吸引了不少资本的入局。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8月仁怀市酒类相关公司有13942家。其中,4083家是2020年1月1日后新增的,占比近30%。而仁怀市近年来招商引资所签约的企业高达30多家,引进资金更是超过了300亿元。 尽管各方都踌躇满志,但收获的结果却不尽相同。 2013年,娃哈哈集团便宣布与茅台镇金酱酒业合作,成立茅台镇领酱国酒业公司,2017年时便退出领酱国酒业股东行列;而曾经家底殷实的海航集团,也早在2011年就通过旗下的海航易控股与贵州怀酒股权合作成立贵州海航怀酒酒业有限公司,并斥资7.8亿拿到了60%的股权。后来伴随着怀酒被国台收购,海航的酱酒梦也戛然而止。 那新玩家洽洽,又能否成功呢? 从本质上看,快销品与白酒在渠道、终端、营销策略等方面的逻辑都大相径庭,二者的消费者画像也很难重合,诸多前车之鉴也证明了这条路并不好走。因此,洽洽此次选择2亿元小成本投资来投石问路,一方面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借用酣客君台的项目优势,即便是失败,也伤不到洽洽的根本。 只是,酣客君台虽已小有名气,但并未完全形成成熟的品牌势能,这也意味着洽洽想要在酱酒领域取得成就,还需要长期的投入。洽洽的诚意,才是决定酱酒成败的关键所在。 洽洽危机 作为最早一批进军休闲食品的企业,洽洽曾站在台前享受了无数的鲜花与掌声。2020年,洽洽食品营收破50亿元之时,陈先保为公司立下了“未来2-3年营收破100亿元”的宏伟目标。 但时间转…
-
习酒“脱茅”,把茅台系列酒给乐坏了
郎酒破200亿,茅台系列酒、古井贡酒力争2023年破200亿。 这200亿也不是闹着玩的,习郎破200亿,可能是意外中的不意外,古井贡酒争200亿,是快“到岸”的古井贡董事长梁五粮液独大的时代,酿浓香的习酒和酿酱香的茅台是互不服谁的欢喜“冤家”。 而习酒最大的理想和抱负,便是把茅台“吃”了,从而在赤水河形成以习酒为龙头,茅台为龙尾的贵州年报显示,2020年,茅台系列酒营收99.9亿元,同比增长4.7%;2021年,茅台系列酒营收126亿,同比增长26%;2022年,茅台系列酒157亿元,同比增长28%。 而习酒2020年营收103亿元,同比增长29.1%;2021年营收155.8亿元,同比增长51.3%;2022年习酒营收200亿,同比增长28.4%。 不难看岀,正是习酒“脱茅”的2022年,茅台系列酒的增长率首次与习酒持平。 另外,从产品屋面讲,习酒的主力单品习酒窖藏1988和君品习酒,均岀现幅度较大的渠道“倒挂”。 但2022年1月9日上市的茅台系列酒主力产品茅台1935,则屡屡创造了营销奇迹:一瓶难求、卖断货、一周就卖完、一直供不应求,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2亿元…… 图片 虽然,目前茅台1935已没有刚开始时的火爆,价格呈现直线下跌,或许也只是茅台带动的连锁反应而已,未来能否持续成谜,会否是汉酱(茅)一样的败笔,也是个谜,但至少在目前,茅台1935是没有岀现渠道(倒挂)的。 而不“倒挂”的秘笈,无非也就是茅台的全力“庇护”,茅台把所有的爱,都给了茅台系列酒这个“亲儿子”的结果。 所以,未来两三年,茅台系列酒会否“反超”习酒,恐怕也会是一场精彩的博弈和赛跑。 而茅台董事长丁雄军也毫不掩饰茅台系列酒的“野心”:茅台系列酒在2022年打了漂亮的一仗,2022年突破150亿,2023年计划突破200亿。 看来,突破200亿的习酒,真的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是不能…
-
揭秘网红“远明酱酒”:3.5亿砸营销,“荣誉”含金量存疑,贴牌还涉嫌“以次充好”?
当你打开朋友圈,时常会跳出一则抖音平台上,远明酒业目前位居销量榜前六席位,汾酒、水井坊、西凤酒等知名酒企均位列其后。 人们不禁产生疑问:难道剑南春“干不过”远明酒业?究竟是怎样的操作,才能让它在短时间内席卷网络? 近日,新浪财经走访了茅台镇以及远明酒企总部一探究竟。 据远明内部人员透露,远明酒业2022年花费了3.5亿元用于营销,其售价近三百的酒水其实成本十分低廉。此外,如有需求,可以在其成品酒中灌入更低端的酒来进行贴牌操作。此举被律师认为面临着法律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任远明及远明酒业分别获得十大民间酿酒工艺大师和十大民间酒文化遗产名酒、贵州省诚信示范企业等称号。 相关背书在远明酒业的宣传页中随处可见。但专家直言,这些所谓的“荣誉”含金量并不高,纳税的正规企业经常会得到当地政府的扶持。而种种酒业协会几乎都是民间组织,只要交会费就能得到相关的称号。 刷爆朋友圈的远明酒业,究竟还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茅台镇人:远明砸了当地的招牌! 近日,“远明酒业”刷遍了朋友圈,正值年底,这家此前并不知名的酒企摇身一变成了网红。 全年最低的惊爆价、买一箱发三箱、味道堪比某台……打开抖音平台,可以看到有八家带有远明酒业官方头衔的抖音号在请不同的主播进行直播。 在直播间中,一款官方标价为888元的“封坛30号远明酒业”,在买赠的种种优惠活动下,价格为290余元,与大众理解的千元级高端酱酒价格相差甚远。 “我们瞄准的是未来企业的上市,现在需要往百年老店的方向发展,形成品牌效应。今年,远明酒业花费3.5亿元来请明星进行宣传,平均每个月有三四个明星来到远明,近期梁宏达、牛群、任重、张国强等都来过远明酒业。抖音、腾讯、虚假宣传、诈骗、传销的嫌疑。” 虽在当地的口碑平平、宣传内容并无含金量,远明酒业仍然靠着在多平台“大声吆喝”的努力下,在抖音上创下了不小的战绩。 抖音公布的2022年双11酒水销…
-
连花清瘟治疗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 多项药效研究公布
指数,减轻肺组织炎症病变。另有研究发现连花清瘟胶囊对H7N9在内的一系列流感病毒具有广谱抑制作用,调节病毒感染免疫反应。樊高薇等研究显示连花清瘟能改善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水肿及充血现象得到缓解,增强小鼠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反应水平,保护小鼠肺组织的作用。 此外,研究证实连花清瘟明显抑制流感病毒FM1、副流感病毒,有效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肠道病毒71(EV71)、柯萨奇病毒。莫红缨等证实连花清瘟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表达以减轻FM1流感病毒引起的小鼠肺部炎症损伤。丁月文等研究显示连花清瘟可降低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病毒BALB/c小鼠肺部病毒滴度及炎症细胞因子水平;通过体外细胞研究发现连花清瘟能抑制不同株流感病毒如H1N1、H3N2、H6N2、H9N2、H7N9体外增殖,抑制病毒核衣壳蛋白在感染细胞中的核输出;早期干预(0~2h)可阻断病毒感染,抑制病毒诱导的NF-kB(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激活,并以剂量依赖方式减轻病毒诱导的IL-6、IL-8、TNF-a、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因表达,证实连花清瘟具有广谱抗甲型流感病毒作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系统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最新研究证实,连花清瘟对新冠病毒(S新冠肺炎。 连花清瘟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厦门大学吴彩胜教授联合海军军医大学柴逸峰教授团队在连花清瘟防治新冠肺炎药理活性成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基于高分辨质谱(HRMS)和智能非靶向数据挖掘以及全新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生物色谱技术,成功鉴定体内连花清瘟85个相关成分,其中苦杏仁苷、野黑樱苷、
-
大麦植发再度冲击IPO:多项指标下滑,屡次被监管处罚
近日,大麦植发更新招股书,继续冲击港交所上市。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大麦植发是中国在中高端毛发诊疗服务行业中的领先医疗集团,也是行业内首家通过使用种植笔提供微针植发的医疗集团。 相较于2022年6月29日递交的上市资料,这次大麦植发更新了2022年1-7月份的数据,这期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与净利润约为4.69亿元和1171.4万元,各自较2021年前七个月减少19.53%、57.72%。 除了业绩明显下滑,大麦植发约半数收入投入营销揽客,且公司的虚假宣传被监管处罚,因“虚假宣传、植发失败”等原因被消费者投诉。此种情况下,大麦能否成为继雍禾植发之后“港股植发第二股”,仍值得进一步观察。 天眼查显示,大麦植发成立于2015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公司是中国首家提供集问诊及诊断、微针植发、固发及养发为一体的全周期毛发诊疗服务的医疗集团。在全面的问诊及诊断的基础上,公司为脱发患者提供定制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服务),力求有效防止脱发恶化,促进毛发生长。 市场地位方面,大麦植发在国内中高端毛发诊疗服务行业中较为领先。按2021年收入计,公司在一线城市占据5.2%的市场份额,在中国整体植发服务市场的市场份额为4.7%。同期,大麦植发医疗在一线城市的养固市场的市场份额为3.7%,在中国整个养固市场的市场份额为3.3%。 根据资料,医疗养固服务一般指由持牌医美手术相比,门槛更低,所以吸引大量资本进入赛道,市场规模增速比不上植发机构开店增速。并且,机构需要花费大量的广告费用吸引和教育消费者,导致净利率低。 他认为,未来植发机构只有做大做强品牌,减少对渠道商的依赖,降低营销费用,才能真正跑出来。 有业内人士指出,植发属于医美经济的一部分,但不同于其他医美项目,植发手术服务属于一次性消费,复购率几乎为零,这一方面需要商家不断去营销获得新客户,…
-
相宜本草十年艰难上市征程:竞争力不再,跌至20名
2022年11月10日,上海相宜本草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相宜本草)同中金公司(601995.SH)签署了IPO进程 相信在大部分消费者的印象里,对相宜本草的记忆还停留在超市货架中的“妈妈牌国货”。相较于国产中草药护肤品牌,年轻消费者往往更偏爱使用国内外知名的大牌美妆产品。 二度翻红的相宜本草其实早在十年前,就曾是国产美容护肤品的知名品牌。 2012年,相宜本草首次递交招股书,计划拟募资7亿元,主要用于营销渠道及品牌建设项目和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封帅合计控股80.5%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根据当时相宜本草披露的业绩显示,2009年至2011年,相应本草实现营收分别为3.77亿元、7.5亿元和13.35亿元,营收增长率分别为87.73%、98.76%和78.11%。 不仅如此,相宜本草的IPO计划,首次IPO也宣告终止。 时任相宜本草总裁严明曾表示,终止上市出于公司战略方面的考量。相宜本草选择终止上市的近十年,也是化妆品行业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根据iiMedia Rese美股份等。 十年风云,天下已变。相宜本草还能重新回到曾经的位置吗? 02 相宜本草跌至20名压力巨大 2022年1月4日相宜本草执行总裁俞巍透露,在整个市场增速放缓的情况下,2021年相宜本草实现全年同比33%的增长,其中线上同比增长59%,线下同比增长15%。按照公司的规划,期望在2022年实现45%的同比增幅。 依靠主打的本草精华以及主播带货、综艺出圈等方式,相宜本草的业绩似乎已有回温的迹象。然而在巨头林立的化妆品行业,相宜本草想要弥补自身与头部品牌之间的差距,也并非易事。 根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化妆品市场中欧美品牌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欧莱雅和宝洁的市场份额常年位居行业第一,市场份额占比基本保持在10%上下,其他相关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比则盘踞在2%-5%之间。 此外…
-
冲击百亿,今世缘要靠“混血酱香”占领全国?
习酒宣布突破200亿,
-
治疗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 连花清瘟公布多项临床研究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金银花”两个代表性药味,连花清瘟的处方组成是以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银翘散为基础方,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治疫病用大黄的用药经验,广藿香芳香化湿护脾胃,红景天提高免疫固正气,祛邪与扶正兼顾,体现了“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治法特点。 银翘散源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清解外邪具有良效,常与麻杏石甘汤联合应用治疗病毒类呼吸系统疾病。连花清瘟作为由13个药味组成的复方制剂,多成分、多途径展现出在抗流感病毒、新冠病毒、抑菌、退热、抗炎、止咳、化痰等多方面的系统药效作用,通过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以及分子对接等现代技术正在不断阐释其发挥多重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 据了解,连花清瘟从新药研发之初已采用临床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后续围绕甲流、新型冠状病毒不同类型患者均遵从循证研究要求,开展规范、权威的临床研究,并获得扎实可靠的临床数据支持。 2009年甲流疫情期间,由全国9家研究单位共同参与,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西药磷酸奥司他韦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连花清瘟在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及流感症状缓解时间方面与磷酸奥司他韦相当,在减少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症状的持续时间方面连花清瘟明显优于磷酸奥司他韦,研究中未发现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 2020年由全国9省20余家医院共同参与完成的“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证实:治疗组可改善患者发热、乏力、咳嗽等临床症状,改善肺部炎症,应用于新冠患者安全有效。 2022年,“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连花清瘟治疗组14天核酸转阴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核酸转阴时间较对照组缩短7天;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隔离观察期间出现症状转为确诊轻症和普通病例的比例也较低(35.00%vs.66.6…
-
“汾老大”剑指300亿,经销商却“被幸福”了?
“汾老大”岀奇招,泸州老窖46.2亿元(泸州老窖前三季度营收175.24亿元)了,只要不岀现2021年的“乌龙球”,神也阻挡不了汾酒“老四梦”的实现了。 但是,最好的业绩,如果只是停留在经销商的“库房”里,那么也无疑是杀鸡取卵、涸泽而渔的愚蠢之举。 而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经销商,真的是幸福的吗? 12月26日,以“全方位推进汾酒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汾酒全球经销商大会在山西太原举办。 会上,汾酒经销商喜笑颜开地晒了2022年亮丽的“成绩单”,并说自己是幸福的。 这到底是苦笑中的指鹿为马,还是“倒苦式”的无奈之举? 幸福吗?汾酒经销商说很“幸福” 酒厂要业绩,苦的都是经销商,割的也都是经销商。 这是当前厂商最真实的现状。 做吧,压不完的库存,还要配合厂家演戏,明明打掉牙齿和血吞,却还要违心地说自己是幸福的,不做吧,好不容易打下的市场,就这样丢了,实在太可惜。 当然,也不知汾酒的经销商,是真幸福,还是真开心,反正从会上的气氛来看,汾酒貌似已回到了“老大”的位置,因为这些做汾酒的经销商,怎么看都像是卖汾酒就在“捡钱”似的,这势头绝对是超过茅台了的。 比如,泰山名饮、湖北人人大、山东新星酒业、河南喜洋洋、西安元丰、西安正道食品等18家知名大商,获得了金额高达百万的“中国酒魂奖”。 其中,“中国酒魂奖”得主、西安正道食品销售有限公司董事长赵麒幸福地表示,感谢汾酒带给公司快速发展的机遇,作为经销商,我坚信汾酒复兴,坚信三分天下有汾酒。 比如,有汾酒经销商幸福地表示,公司今年业绩同比增长300%,归功于汾酒的强势表现。 比如,山西某汾酒经销商幸福地表示,原计划今年完成2亿销售,结果截止目前完成了3.3亿元。河北某汾酒经销商幸福地表示,目前河北省中高端白酒消费,青花汾酒牢牢占据优势地位。 唉,看来,汾酒真的是实现了“复兴”! 在如此疫情反复,只要是个酒业人士都知道渠道哀鸿遍野的当下,汾酒冲上宇…
-
治疗流感新冠引起的咳嗽,为什么要选连花清咳片?
后疫情时代来了,包括北京、广州、上海、天津在内,很多大城市都开始放宽防疫要求,原因之一是奥密克戎毒力在降低,防控措施也在不断优化完善。此外,也是因为经过近三年的抗疫,新的防疫药物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我国正在逐渐拥有有效的诊疗技术和面对成熟的应对方案。 最近有报道称,创新专利中药新冠肺炎还是流感,一个主要的症状就是咳嗽,对于大众来说,这是个众所周知的“热知识”。而连花清咳片,就是从止咳为突破口,清肺泻热、化痰祛邪,维护呼吸系统健康。 据了解,连花清咳片依据“宣肺泄热,化痰止咳”治法,融汇古方化裁,以东汉张仲景《伤寒论》麻杏石甘汤(麻黄、石膏、杏仁、
-
2022消失的车企:自游家、广汽菲克、宝沃汽车、广汽讴歌、斯柯达、绿驰汽车、宝能汽车、雷丁汽车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用这番话来形容2022年汽车行业的兴衰变化一点也不为过。 过去的一年,整个汽车行业都面临重大考验,疫情肆虐之下,缺芯少电、资金短缺、产能不足、新新能源(NIUTRON)造车项目,自游家正是牛创新能源于2021年12月发布的全新汽车品牌。今年10月,牛创新能源宣布更名为火星石科技,随后发布首款车型自游家NV。 不过,由于火星石科技无法取得汽车生产资质,该车型由大乘汽车负责生产,但大乘汽车已停产超过24个月且牵扯巨额债务,导致迟迟未能正常开工。 车虽然没造出来,但自游家也没有卷款退出中国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广汽菲克(时称广汽菲亚特)成立于2010年3月,由于广汽集团和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新三板公司神州优车公告称,神州优车以 41.09 亿元拿到了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 67% 股权。神州优车也成为了百年宝沃的新主人。 如今,伴随着 “神州系”的崩塌,宝沃汽车的正常运转也难以为继。2021年12月9日晚间,宝沃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相关资产被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查封,涉及账面财产价值22.09亿元。至此,这家自诩为 ” 德系 BBBA”、” 德系四兄弟 ” 的 ” 德系 ” 车企再次走向死亡。 04 广汽讴歌 2022年4月8日,广汽讴歌官方宣布,自2023年起,广汽本田将不再生产及销售广汽Acura品牌的现有产品。自2023年起广汽讴歌现有车型均将退市,不再售卖,进入中国市场16年后,广汽讴歌品牌结束中国之旅。 事实上,早在今年3月份就有消息称,各地的讴歌4S店即将关闭,目前除了讴歌CDX和讴歌RDX这两款SUV车型之外,其余车型均因销量惨淡而退市。 讴歌是本田汽车于1986年在美国创立的高端品牌,在北美市场获得了成功,讴歌一直有心病,就是混不好中国…
-
张小泉换帅,400年老字号困局待解
老字号企业重现辉煌,并不容易,全聚德、狗不理、广誉远等一众老字号,纵使十分努力,也没能走出增长乏力的怪圈。 资本市场后,体面地退居二线。对于接下帅印的张樟生来说,如何拯救式微的老字号? 提前换帅 时近年关,张小泉一则人事变动,再次让这家刀剪老字号映入大众视野。 12月23日午间,公司公告,张国标辞任董事长、董事等所有职务,且在离任后不再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与此同时,公司董事、副总兼董秘汪永建也决定辞职。 这并不是一次稀松平常的人事变动。从公告披露的信息来看,张、汪二人的任期一直到2024年5月才结束。 二人提前17个月同时离开,究竟何故?公司没有披露更多的信息,仅以“工作调整”一语带过。 截至公告披露日,张国标通过张小泉集团间接持有公司38.97%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汪永建通过杭州荣泉及配售集合上市公司约9.84%股权。 救业绩 做剪刀、卖剪刀,近400年来,张小泉一直从事最锋利的生意。不过,置身现代资本市场,公司的高光时刻被定格在了上市当天,股价涨幅4倍多,其后就走进下行通道。同时,公司业绩也面临着严峻考验。 在张国标时代,刀剪生意怎么做得长久、如何重塑老字号的荣光,他的工作只做了一半,张樟生接过帅印,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松。这几年来,公司收入高速增长、净利润却原地踏步,张国标难以高枕无忧。 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从4.84亿元增至7.60亿元,年增速从18.03%增至32.81%,同期,归母净利润增速则从65.04%降至1.96%。今年前3个季度,归母净利润连续负增长的趋势未能遏住。 刀剪产品本属于耐用消费品,更换周期长,决定了这样的生意不太性感。 在上市前的招股书中,公司就已认识到行业的特殊性,认为老字号必须进行二次创业。 在刀剪传统业务之外,公司在厨房、家居领域动了心思,推出了降糖电饭煲、超声波餐具清洗器等产品。 张小泉突然跨界厨具厨电和家居五金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