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财务造假10大案例浅析:虚增收入、少计支出、虚增资产

IPO财务造假手法一:虚构客户

案例1:新大地

新大地主要是通过虚构自然人客户的方式虚增销售收入,在2009至2011年的前十大客户名单中,其自然人客户的单一销售金额非常高,从数十万元至800万元不等。

其中,2010年和2011年,新大地的第一客户林昭青,三年累计实现的销售金额高达1474万元。在新大地的招股说明书中,林昭青为一家名为“广东粤青农副产品贸易有限公司”,从事茶粕、茶饼销售的企业的法人代表,但是通过多方查询,无法找到此人。

案例2:天丰节能

2010年至2012年,天丰节能通过虚构客户和虚构合同的手段虚增销售收入三年共计9256万余元,其中:2010年虚增1130.25万元,2011年虚增36,64.25万元,2012年虚增4461.56万元,分别占当年账面销售收入的10.22%、17.54%、16.43%。

虚构客户包括安徽长彦水利工程有限公司等74家公司客户,虚增销售收入5823万余元。

IPO财务造假手法二:虚构合同

案例1:科大创新

科大创新主要通过所属的中佳分公司虚构销售合同、对方单位虚开验收单据或收货证明、摊薄产品生产成本的方式虚增销售收入933.39万元,当年冲回虚做的销售收入301.25万元,实际虚增销售收入632.14万元。

案例2:绿大地

绿大地主要以现有客户的名义虚构销售合同。监管机构在监管检查中发现,一家名为生态技术的公司,在与绿大地销售合同中使用的公章与其年检资料中的公章不一致。经过询问,生态技术公司负责人称,该公司不认识销售合同中的绿大地公司代表,也没有使用过合同中的公章。

同样,绿大地虚构合同中的昆明汇丰花卉园艺有限公司的情况也都是如此。

案例3:天能科技

应县道路亮化照明工程项目等三个政府工程分别为天能科技最后一个报告期2011年1-9月的第一、第四和第五大收入项目,毛利率显著高于其他项目。当地政府在对上述工程均未履行招投标程序的情况下就与天能科技签订合同,这些合同从法律上来讲是无效的,且上述工程在尚未完工验收的情况下,天能科技通过伪造《工程结算书》于2011年9月末确认了收入。

除伪造《工程结算书》外,天能科技利用董事长秦海滨控制的其他公司的银行账户,以自有资金制造虚假的资金流,伪造销售回款。天能科技在2011年1-9月财务报告中,虚增收入8564.1万元,虚增成本4748.91万元,虚增当期利润3815.2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53.18%。

案例4:万福生科

万福生科为配合虚构销售收入,伪造了相关采购和销售合同,虚构了300多个个人账户作为供应商账户。首先通过自有资金汇入事先虚构的300多个个人账户作为采购款,然后从个人账户转入公司账户,形成虚构销售收入入账,通过“采购-销售”的循环,无限虚增销售收入。

由于虚增的销售收入以现金销售的形式形成,而不是通过虚增应收账款来虚增销售收入,使得审计过程难以发现收入虚增问题。

同时,万福生科还通过私刻客户假公章、编制虚假银行单据、假出库单等方式,使虚增销售收入看起来合理,并且很难通过书面资料判断收入的虚实。同时缴纳大量税负,以使虚增的销售额看上去没有破绽。

案例5:天丰节能

2010年至2012年期间,天丰节能通过虚构客户、虚构合同等手段虚增销售收入共计9256.06万元,其中:2010年虚增1130.25万元,2011年虚增36,64.25万元,2012年虚增4461.56万元,分别占各年账面销售收入的10.22%、17.54%、16.43%。

虚构合同具体包括:虚构与广东恒耀工程有限公司等14家公司客户的销售合同,虚增销售收入1879.75万元;虚构与河南汇能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客户的销售合同,虚增销售收入836.14万元;虚构与湖北天福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客户的销售合同,虚增销售收入232.74万元;虚构李彦斌等6个自然人客户的销售合同,虚增销售收入484.21万元。

案例6:海联讯

2010年度,海联讯虚构4份合同,虚增营业收入1426万元,其中包括虚构与当期第五大客户广东电网公司签订合同2份,金额分别为439万元、256万元;虚构与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签订合同1份,金额为356万元;虚构与湖南星电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同1份,金额为375万元。

在上述虚构的4份合同中,有3份合同收入确认时间发生在“三年一期”期末的2010年9月28日。

2011年上半年,海联讯虚构6份合同,虚增营业收入1335万元,其中虚构与当期前十大客户签订合同4份,即:虚构与当期第二大客户山西省电力公司签订合同1份,金额为288万元;虚构与当期第五大客户广东电网公司签订合同2份,金额分别为193万元、196万元;虚构与当期第六大客户河南省电力公司签订合同1份,金额为265万元。

在上述虚构的6份合同中,有4份合同收入确认时间发生在“三年一期”期末的2011年6月29日、30日。

本文转载自基本面力场,内容可能有删改,文章观点不代表天府财经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8)
上一篇 2019-09-29 16:25
下一篇 2019-10-05 10:44

相关推荐

  • 科力股份IPO:“区域+客户”双重依赖,曾多次被行政处罚

    科力股份自被北交所受理材料以来,共经历三轮问询。公司业绩稳定性、产品质量风险、采购情况披露、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均是关注重点。

    2024-08-21 资本
    1.9K
  • 京东产发难逃IPO落空

    若无法撕掉身上沉重的地产标签,唯恐再冲击IPO的希望亦相当渺茫。

    2024-06-04
    6.3K
  • “成都智造”杀出黑马 瑞迪智驱是如何炼成的

    今日(5月13日),瑞迪智驱(301596.SZ)正式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作为“成都智造”杀出的一匹黑马,瑞迪智驱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未来在自动化设备领域的主战场,它又将演绎出怎样的一番精彩? 这个生产商“行业中少有” 瑞迪智驱来自成都市双流区,全称“成都瑞迪智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招股书中,它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我国自动化设备传动与制动系统零部件领域的“知名企业之一”;是“行业中少有的”同时拥有电磁制动器、精密传动件和谐波减速机产品的生产商。 ⬆️ 成都瑞迪智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不了解自动化设备领域的,至此可能已看得一头雾水:这是啥?这又是啥?这都是啥? 在揭开这些产品的神秘面纱之前,让我们先从熟悉的电梯说起吧。 为了让运行中的电梯准确地停在每层楼,确保进出的乘客和精准的楼层对接,我们需要使用到一种重要的安全设备——就像汽车需要刹车来停止一样,电梯也需要一种特殊的“刹车”来确保它可以在正确的位置停下来。 这个重要的安全设备,就是电磁制动器。 电梯日常的上上下下,需要它。在电梯遇到紧急情况时,失控或者发生电力故障,就更需要它来迅速制动电梯,以防止发生意外。 通常来说,一部电梯需要使用2-4个电磁制动器。你可以闭着眼睛想下,这个产品的市场有多大。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国内电磁制动器产品历史上一直为国外垄断。目前我国很多的高端电梯所用的电磁制动器,仍以进口为主。 而瑞迪智驱作为较早从事电磁制动器自主研发的企业,通过多年不断的技术和工艺钻研,它生产的电磁制动器已成为中国电梯领域的主流制动器品牌之一,达到了国际知名品牌的同等水平。 凭借在电梯制动器上丰富的技术储备,天府财经网注意到,瑞迪智驱还成功突破了长期由国外品牌占据的高空作业平台车市场,并开始批量供货。 除了电磁制动器,瑞迪智驱的主要产品还包括精密传动件、谐波减速机等,它们都是自动化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之一。 ⬆️ 以机器人…

    2024-05-13
    7.2K
  • 湃肽生物终止IPO :奇葩格局!华熙生物是客户还是股东,更是竞争对手

    03 报告期被三罚,今年两次成被执行人 公开资料显示,湃肽生物此前也多次被处罚。其中,2021年10月22日,湃肽生物旗下杭州湃肽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被杭州市税务局予以行政处罚5896.35元。2022年12月26日,杭州湃肽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又被杭州市应急管理局予以行政处罚10000万。 据了解,当事人杭州湃肽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10月1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福城路291号4-502室实施了对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未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的行政处罚的行为,违反了《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九条,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一百零一条,作出如下行政处罚:处以罚款人民币壹万元整。 天眼查显示,今年3月29日,湃肽生物2次遭列入被执行人,执行金额分别为303万元和147万元,执行法院为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来源:国际投行研究报告】

    2023-12-28 大健康
    3.5K
  • 冲刺IPO的货拉拉为何连续被约谈?

    商业利益向左,司机权益向右,平台如何做好“端水大师”?

    2023-12-27 TMT
    6.0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