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数智化社会野心:重塑供应链基础设施,支撑未来10年

共创开放生态

除了技术底座的“沃土”外,开放生态的共创,才能绽放出数智化社会供应链的“花朵”。

本次大会上,京东提出基于技术、产业、生态的新增长飞轮“TIE”,在内生增长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能力生态、业务生态和平台生态来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在此基础上,京东发布了四大企业级产品,分别是泛零售技术服务平台“零售云”数字化供应链平台“京慧”智能客服与营销平台“言犀”市域治理现代化平台“仑灵”

京东数智化社会野心:重塑供应链基础设施,支撑未来10年

它们也是京东将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对外开放,推动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发展步伐的具体举措。据介绍,这四大产品将在零售、物流、金融、教育、政务等众多场景中落地。

其中,京东零售云通过对技术、业务、数据、用户四大中台的能力通用化,将京东零售积淀多年的全链路技术及成熟方法论首次体系化对外输出,实现技术实施、运营流程、业务活动的全面标准化,就业务、数据、用户三大板块,为企业及政府提供端到端的一体化、全栈式技术服务并共建生态。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技术委员会主席、商业提升事业部总裁、技术与数据中心负责人颜伟鹏举例称,京东零售云为大型汽车集团打造了看车、买车、养车、购物于一体的营销服务中台,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大数据平台,形成泛汽车出行生态圈,帮助客户实现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型产品“京慧”由京东物流发布。据了解,“京慧”能够为企业提供大数据、网络优化、智能预测、智能补调以及智能执行等一体化服务,帮助企业通过量化决策和精细化运营实现降本增效。

例如,“京慧”为安利定制化开发了商品布局、销量预测与智能补货系统、库存仿真和库存健康诊断系统方案,帮助安利节约成品物流费用10%以上,库存周转天数降低40%以上。

京东智联云发布的“言犀”,则基于智能人机对话与交互平台,包含有智能客服云、交互营销云、交互媒体云等产品矩阵,能够为政务、金融、零售、教育等行业客户提供全栈技术支持及产品服务能力。

数据显示,今年11.11大促期间,言犀平台累计服务顾客3.2亿次,其中智能交互营销帮助海尔旗舰店实现订单转化率增幅42%。

京东数科发布了市域治理现代化平台“仑灵”。这一平台基于京东数科智能城市操作系统,面向各级城市管理者,解决跨委办局的业务痛点,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政务数字化平台。

目前,京东数科助力南通市政府打造了全国首个市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其中分析研判系统汇聚75个部门数十亿量级数据,提供基于AI智能分析和专家智库的辅助决策建议,涵盖社情民意、政务服务、经济运行、公共安全等多领域。

数字技术是一种‘核心的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认为,“数智化供应链最主要的是让用户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满足,让用户的成本尽可能降到最低。一切为了用户,减少中间环节,让信息更加透明,这样产业和社会就会更好。”

京东数智化社会野心:重塑供应链基础设施,支撑未来10年

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天府财经网

(3)
上一篇 2020-11-26 16:48
下一篇 2020-12-03 16:11

相关推荐

  • 刘强东的「真假兄弟」

    京东近期动作频频,从内部考勤调整到人员优化,再到涨薪和裁员,引发舆论热议。刘强东提出新版兄弟论,强调业绩好、爱拼搏的员工才是“兄弟”,意在改变工作低效、组织臃肿的现状。京东采销员工的大幅涨薪旨在激励一线员工,提高组织效率。同时,京东家医事业部的裁撤则反映出京东在寻求“降本增效”的过程中,对未取得显著突破的业务进行调整。此举也暴露出京东等大厂普遍面临的“大厂病”问题,即随着公司规模扩大而出现的决策缓慢、创新力下降等管理和运营问题。各大厂纷纷寻求改革,以期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灵活和高效。然而,改变组织架构、打破利益格局的难度很大,大厂们能否真正治好“大厂病”,尚有待观察。

    2024-06-20 TMT
    5.0K
  • 京东产发难逃IPO落空

    若无法撕掉身上沉重的地产标签,唯恐再冲击IPO的希望亦相当渺茫。

    2024-06-04
    6.3K
  • 经济“卷王”拼多多们,消灭供应链中间层

    失去渠道商,我们将失去什么?

    2023-12-18 TMT
    23.7K
  • 啥是总额法、净额法?从国联股份300亿收入凭空消失看上市公司财技那些事

    在大大的拼多多、业绩嘎嘎猛,被质疑年报的时候,国联股份说好的730多亿的收入,扭头就变成了400亿,一封公告硬生生干没了340亿,这是造了什么孽? 倒也不是说300多亿的业务没了,也不用太过紧张,对利润是没啥影响的,只是之前的700多亿收入是采用总额法确认的,而年报在审计过程中,公司难以取得或拥有部分交易与相关毛利率也就个位数的水平。 而净额法则可以隐藏收入,同时营造出高毛利的表象。比如国联股份,在前些年,虽然营业收入嗷嗷地涨,但毛利率水平是一年不如一年,2022年随着部分收入调整为净额法确认,毛利率明显上升。 从会计确认方法来说,总额法和净额法横跳,可以不同程度美化报表,或者放大/隐藏收入。但这玩意儿也不是你想怎么确认就怎么确认,核心逻辑在于你对于出售的商品是否具备控制权。同样是倒爷,如果我是真的进了一批货,然后找客户倒卖出去,我对这批货享有控制权,在此过程中也承担着货的减值等风险,那我就可以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同时确认相应的成本。但如果我纯纯的是个中间人,做的是平台,就像京东,淘宝做的是平台生意,至于谁卖、卖给谁、卖啥也无所谓,用净额法确认收入。而京东有自营的业务,虽然是倒卖,但对货物拥有控制权,用总额法确认收入。这也是为什么阿里明明利润比京东高,但收入规模却不及京东,在以收入规模排名的世界500强中,阿里的排名比京东靠后。 其实在编报表时,有很多类似的方法可以用来美化报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财技”,比如存货的计价、折旧的计量、研发投入的处理等。在销售商品计算成本时,对存货的计价有多种方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个别计价。 举个例子,假设我之前一共进了A、B、C 3批货,成本分别是10元、20元、30元,那当我卖了一批货,卖的成本应该计作多少钱? 按照先进先出法,先进来的先出去,计作10元;按照后进先出法,后进来的先出去,计作30元;按照加权平均法,3批货的平均成…

    2023-05-12
    11.4K
  • 新宁物流让刘强东“马失前蹄”:近三年业绩巨亏13亿,股价暴跌七成,如今深陷内斗“漩涡”

    虎年开市以来,创业板首批挂牌上市28家公司之一的新宁物流(300013.SZ)突然爆发一场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内斗,再度引发外界关注。 《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两度拒绝。目前监管已经介入,但管理层与股东仍然互不相让,甚至在公告中大打口水仗,上市公司称要阻止非法收购,两大股东则称是为完善公司治理。 在控制权争夺硝烟弥漫之际,新宁物流的经营状态更令人担忧。《眼镜财经》梳理,2009年上市至今的13年,公司净利润累计亏损超过10亿元,近三年不仅持续亏损,银行逾期贷款也在攀升中。曾被视作白衣骑士的股市场,上市以来的经营业绩以“惨淡”二字形容毫不为过。《眼镜财经》梳理,2009年上市至今的13年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累计数为亏损10亿元以上。 2009年至2015年,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0.26亿元、0.17亿元、0.09亿元、0.09亿元、0.05亿元、0.06亿元、-1.10亿元,长期在低位徘徊,除了2014年意外增长外,其余年度均在下滑,2015年陷入亏损。 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明显改善,遗憾的是好景不长。2018年又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19年再度陷入亏损。2019年、2020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亏损5.82亿元、6.12亿元。 今年1月26日,新宁物流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净利润为亏损0.80亿元至1.35亿元,扣非净利润预计为亏损1.40亿元至1.95亿元。 新宁物流解释称,原全资子公司亿程信息经营不善、产品竞争力下降等原因,收入及盈利能力下降,叠加疫情、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2021年持续亏损。 在经营亏损的同时,新宁物流还爆发了财务危机,贷款逾期金额正在不断增加中。2月16日公司披露,新增了银行贷款逾期本金2900万元。截至目前,新宁物流已偿还逾期银行贷款本金505.46万元,公司及子公司累计逾期银行贷款金额为9994.54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

    2022-02-22
    2.9K
已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