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营销轻研发,高价奶粉被称智商税,飞鹤“高端奶粉”故事讲到头了吗?

    中国飞鹤(06186.HK)刚刚经历了“水逆”的一年。 过去一年,公司营收首次突破200亿大关,达到227.8亿元,同比增长22.5%,但净利润增速却从2020年的89%降至-7.6%,录得68.7亿元,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境地。 据天府财经网了解,2020年9月,飞鹤宣布拟超30亿港元入主原生态牧业,加码上游奶源,通过收购原生态牧业71.26%的已发行股份,公司于2020年录得议价购买收益17.29亿元,加大了2020年的净利润基数。但即便剔除这部分收益,飞鹤2021年业绩增速较前两年也明显放缓(21.2%)。 奶粉大王的故事,讲到头了吗? 01 “飞鹤奶粉折成公斤价,全世界最贵” 国产奶粉的产量正在下降。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液态奶、干乳制品产量分别增长9.68%、5.95%,但奶粉的产量仅增长1.76%。除了飞鹤之外,其他奶粉企业的日子也不太好过,澳优、雅士利、贝因美等企业业绩增长都有所下降。 具体来看,2021年在飞鹤227.76亿元的营收中,94.46%都是婴儿配方奶粉贡献,而毛利率在一大票乳企中名列前茅。天府财经网注意到,2019-2021年,飞鹤的毛利率分别为70%、72.5%和70.3%,堪比资本市场的表现也十分堪忧。去年10月以来,飞鹤股价从最高时的25.244元一路下跌至7.47元,跌幅达到70%。 不少观点认为,飞鹤股价的一蹶不振,与去年6月8日冷友斌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的“自杀式”发言有关。当时冷友斌表示,2021年出生率有可能会有“断崖式的下跌”,年轻父母担忧疫苗对胎儿的影响,有可能6个月之内不会再去怀孕。因此,未来两年会对飞鹤和行业形成非常大的挑战。 此番言论发出后不久,飞鹤的股价便一路下滑。但事实上,冷友斌并非危言耸听,国家统计局数据披露,中国出生率已经从2016年的12.95‰跌至2021年的7.52‰,新生儿数量由2016年的1786…

    2022-05-27
    4.7K
  • 全球首个中医数字创新联合实验室及李时珍数字艺术藏品正式发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快文化数字化建设标准研究制定,健全文化资源数据分享动力机制,研究制定扶持文化数字化建设的产业政策,落实和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在文化数字化建设领域布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支持符合科创属性的数字化文化企业在融资,推进文化数字化相关学科专业建设,用好产教融合平台。 业内专家分析,区块链技术实现前沿数字技术与新锐IP文创融合的新业态,为数字文化IP实现资产化提供保障,推动新时代下数字文化实现主流化、大发展和大繁荣。 在此背景下,5月26日下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科创板“健康智能硬件第一股”倍轻松、“健康数字空间”轻松小镇联合举办的“李时珍数字艺术藏品发布仪式暨全球首个中医数字创新联合实验室线上发布会”(后称发布会)成功举行。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所长李海燕,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赫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兼副所长王映辉,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得者、超块链创始人史兴国,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成果推广处处长潘艳丽,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销总监PEKO,轻松小镇负责人杨兰等出席了本次发布会。众多主流媒体以及行业专家应邀参加,共同见证中医数字创新联合实验室的成立。 发布会以纪念李时珍为代表的中医文化杰出人物为主题,而2011年5月23日至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宣布将《本草纲目》明·金陵版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且5月26日为李时珍诞辰504周年纪念日。 今年2月,倍轻松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成功合作推出《本草纲目》金陵本数字藏品,成为传统产业数字化的样板案例。在此基础上双方再次深化合作,潘艳丽与PEKO于发布会上签约并共同推出全球首个中医数字创新联合实验室…

    2022-05-27
    1.8K
  • 欧科云链:优质IP或将成为数字藏品市场的稀缺资源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 数字藏品市场的稀缺资源,也将成为不同数字藏品平台竞争的主要阵地。 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意见》提出八项重点内容 一是统筹利用文化领域已建或在建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所形成的成果,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 二是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大数据体系、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 七是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在文化数据采集、加工、交易、分发、呈现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型文化企业,引领文化产业数字化建设方向。 八是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强化文化数据要素市场交易监管。 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产业赋能作用,才能加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进程。 实现文化数字化首先需要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收集、加工和储存,让更多文化资源能以数字化形态呈现;其次是合理运行数字化后的文化资源,加速文化消费场景与消费模式创新,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焕发新机。 《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加速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发展,优化甚至重塑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从而催生文化产业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 《意见》也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数字藏品产业的价值,将推动数字藏品行业长期健康发展。作为一种文化创新载体,数字藏品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让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以更年轻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不断拓展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边界,成为促进文化产业数字化和价值变现的重要工具,也是实现文化强国、数字强国的重要支撑。目前国内大约7成的数字藏品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IP作为题材,未来优质的文化IP将成为数字藏品市场的稀缺资源,也将…

    2022-05-26
    2.8K
  • 困在“厨房”里的老板电器:业绩13年来首降,研发费率3连降董事长食言

    一份2021年财报显示,其2021年营业收入仅为“101.48元”。除了书写错误外,还有“家电厨卫制造费用同比增加143843223.06%、原材料费用同比增加1127733179.40%、人工费用同比增加270071.04%”这样的数据错误。有媒体统计称,这份年报的错误之处多达18处。 作为一家经验丰富的眼镜财经》注意到,这是公司13年来净利润同比下滑,或许意味着这家厨电巨头的危机将至。 踩雷恒大,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公开资料显示,老板电器成立于1979年,经过43年的发展,已经从一家贴牌工厂,成长为中国厨电行业龙头企业之一。自2011年上市以来,老板电器一直保持着强势的增长势头,直至2018年后,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逐渐放缓。 而对于去年净利润的下滑,公司解释称,是由于地产宏观政策收紧、原材料以及人力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造成。 作为传统的厨电品牌,老板电器过去一直与地产企业深度绑定。年报显示,老板电器已与超过80%的百强房地产公司合作,工程渠道贡献了很大一部分收入。2021年,公司通过华为H

    2022-05-26
    3.7K
  • 基石药业第二届CSTONE GIST高峰论坛暨泰吉华®上市一周年庆典即将举办

    5月25日,港股创新药企泰吉华®上市一周年庆典将于5月29日通过线上的方式举办,现场会议将同步通过网络进行直播。 本次论坛将以“精准聚吉泰然新生”为主题,来自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将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精准诊疗策略、GIST精准治疗药物临床价值、以及GIST临床管理模式等话题进行学术交流,并就泰吉华®(阿伐替尼片)上市一周年表示高度评价。 据了解,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进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叶颖江教授将担任大会主席,基石药业大中华区总经理兼商业部负责人周游博士等参与出席。 GIST是一种罕见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胃肠道壁中的细胞,并且最常发生在胃或小肠中。数据显示,大多数患者的确诊年龄在50至80岁之间,预期发病率约为1-1.5/10万人口,中国每年约有1.4-2.1万新诊断患者。目前,靶向治疗是不可切除或复发转移性GIST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近年来,针对KIT和PDGFRA基因精准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众多突破,改变了GIST患者的治疗模式。原发GIST中,约有5%至6%的病例由PDGFRA D842V突变导致,这种突变是最常见的PDGFRA外显子18突变。 泰吉华®在PDGFRA外显子18突变的中国晚期GIST患者中表现出了非常好的抗肿瘤活性,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自在中国上市以来,泰吉华®为越来越多胃肠间质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在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GIST精准诊疗不断发展。 据了解,作为全球首个按驱动基因获批的GIST治疗药物,泰吉华®于2021年3月底在中国大陆获批,并于5月正式上市。目前,阿伐替尼已经相继在中国台湾及中国香港分别以商品名泰時维®和商品名AYVAKIT®上市销售,用于治疗携带PDGFRA D842V突变无法切除或转移性胃肠道间质瘤成人患者。

    2022-05-25
    1.7K
  • 营收增速垫底,股价长期低迷,可转债转股遇冷,江阴银行高光远去

    江苏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A股上市的10家江阴银行(002807.SZ)自2016年上市以来,发展不如预期,一直处于行业垫底状态。 2021年,江阴银行营收规模在A股农商行中排名倒数第二,增速则是倒数第一。眼镜财经》注意到,江阴银行虽然营收不增,但2021年净利润大涨20%,这个增幅在10家农商行中排到第4。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江阴银行近年来持续化解不良,但这一指标在全国10家农商行中仍处于高点。而其资本充足率和拨备覆盖率也有所下滑。 营收增速垫底,不良贷款率居高 2021年在银行业基本面整体向好的背景下,多家区域性银行业绩实现双位数增长,而江阴银行交出的答卷却有些失色。 营收方面,从规模来看,江阴银行33.67亿元的营收没有什么竞争力,仅高于瑞丰银行,位列A股上市农商行倒数第二位,从增速来看,江阴银行0.46%的同比增幅排在倒数第一。 净利润方面,12.74亿元的净利润依然没有逃过行业倒数第三的命运,20.51%的增幅倒是为这家最早登陆A股的农商行挽回了一点颜面。需要指出的是,江阴银行营收、净利润倒挂现象是这些银行当中最严重的。 还好到了今年一季度,江阴银行的营收增速追赶上了净利润增速,二者双双超过20%。 从一季度行业对比来看,22.25%的营收增速让江阴银行一跃成为增长最快的农商行,但这并不能说明江阴银行的业绩有多好。从绝对规模来看,江阴银行的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并算不能打,依然处于行业接近垫底的位置。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1年末,江阴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05亿元,较上年下降2.32亿元,降幅16.14%;不良贷款率为1.32%,较上年末下降0.48个百分点。 但这一指标在全国10家农商行中仍处于高点,仅次于青农银行和紫金银行。 信用减值损失降低,调节利润? 净利润脱胎于营业收入,为什么江阴银行营业收入不增,净利润却大幅增长? 从成本收入比来看,江阴银行的成本…

    2022-05-24 金融
    2.3K
  • 比特币13年,从「黑化」到「洗白」|披萨节特稿

    最开始, 它是极客们电脑里的游戏币 或许可以用来换披萨 但一万枚才买得到两个,四天才能成交 慢慢地, 它成了犯罪分子的作案工具 大饼,你变了 变贵了、变「白」了、变主流了 01 2010年5月22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个名叫Laszlo的程序员,成功用1万枚信托配置比特币资产为标志,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比特币已被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科技巨头作为价值储备手段,灰度、微策略、NYDIG、富达、ARe、美图……都将其作为资产组合中的压舱石,这也被认为是上一轮加密牛市最重要的燃料。 去年4月,美国首家持牌合规交易所期货ETF。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都表明,比特币逐步走进主流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 据上市公司和私营机构持有价值341.12亿美元的比特币,持仓占BTC市值的6.08%。这还仅是公开数据。 比特币已从人云亦云的大众眼里的「郁金香泡沫」,变成了专业机构资产升值保值的「数字黄金」。 02 在金融危机的寒风正在全球呼啸,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一个ID为「中本村」的神秘人物挖出了比特币的创世区块(Block #0),并获得了50 BTC足球场那么大。 从市值来看,欧科云链链上大师数据显示,比特币市值在去年11月10日达到历史峰值,超过1.29万亿美元,最新市值为5621亿美元。根据BTCANY网站数据,目前比特币在全球资产市值排行榜上稳居前十,超过白银和特斯拉。 连巴菲特都在今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详细分析起了比特币。此前,比特币还在100多美元时,巴菲特说它是「老鼠药」,而当比特币涨到9000多美元时,巴菲特说它是「老鼠药的平方」。 尽管巴菲特至今仍坚称「全球所有比特币换25美元都不会买」,但将「老鼠药」拿到股东大会上详细讨论,这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真香定律」。 同样高喊「真香」的还有区块链MBA研修班。 03 临渊羡鱼之后,一小部分人选…

    2022-05-22 区块链
    13.8K
  • 亨通光电债务压顶经营入不敷出,每年7亿多利息沦为银行打工仔

    年报显示,过去一年,亨通光电的营业收入再创新高,达到了412.7亿元,同比增长27.44%,净利润达14.36亿,同比增长35.28%。 但《财报发出后,公司的股价却持续下跌,最低点甚至达到了9.3元,创6年新低,距离年初的跌幅达到33%。截至5月19日收盘,公司股价为10.89元。周四虽大涨5.83%,但仍处于破发状态,最新市值只有257亿。 业绩和股价完全不匹配的亨通光电,未来真的会像股民期待的那样,成长为一只白马股吗? 股价迟迟不见起色 实际上,早在前几年时,就有股民对亨通光电毫无波澜的股价提出了质疑。《眼镜财经》在股票最近为什么不涨”。 2019年,有文章爆料称亨通光电疑似为关联方进行利益输送,文章发出后,亨通光电遭遇跌停,市值一天内蒸发逾44亿元。 虽然亨通光电在文章发出后立即澄清内容不实。公司董事长钱建林还反驳称,“相信优质的公司股价最终还是会涨上来的”。但是3年过去了,亨通光电的股价不仅没有涨上来,还一直保持震荡下跌的态势。 事实上,亨通光电也曾经历过高光时刻,自2003年上市以来,公司有过几次跨年度的翻4、5倍的超级行情。2018年初,公司的股价一度飙升至32.66元。 公开资料显示,亨通光电成立于1993年6月,2003年8月上市,每股发行价11.2元。作为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为完整的信息与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营收超过亨通光电的。因此,有融资存活,据《眼镜财经》统计,上市近19年以来,亨通光电累计增发10次,其中成功6次,失败3次,进行中1次,累计实际募资净额达107.03亿元。 此外,近年来,亨通光电的

    2022-05-20 资本
    2.5K
  • 四川锂矿竞价焦灼 协鑫已完成债权及部分股权收购

    截至5月18日晚间,斯诺威矿业股权竞价已超出既定结束时间近40个小时,争夺战依旧处于焦灼状态,参与者竞价激烈,几乎每隔几分钟就加价一次。相较335万元的起拍价,已经翻了150多倍。 据公开信息,2021年斯诺威正式进入破产程序。5月19日,据知情人士透露,协鑫已完成对斯诺威矿业99%的债权以及43%的股权收购。协鑫已然成为这场焦点争夺战最大的赢家。 随着协鑫在移动锂电产业硅谷增添行业头部力量。

    2022-05-19
    2.9K
  • 光明乳业管理层动荡不安,唯一“能打”的子品牌市占率骤降

    财报显示,过去一年实现营业收入292.06亿元,同比增长15.59%;净利润为5.92亿元,同比下降2.55%。 《蒙牛并称为乳制品三巨头。在2002年上市之初,其营收体量更是稳居行业首位,但如今却被竞争对手越甩越远。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被对手远远甩下的行业老三 2021年光明乳业实现营业总收入292.06亿元,目标完成率为108.17%。同期,伊利股份(600887)总营收为1105.95亿元,蒙牛乳业(2319.HK)总营收为884.56亿元,将光明乳业远远甩在了身后。 不仅如此,过去一年光明乳业的净利润5.92亿元,完成率仅为88.54%。对于净利润下滑的原因,公司解释称,主要是原材料成本上涨及新冠疫情影响,导致年报中,光明乳业列举了过去一年公司发布的系列新品,如致优A2β-酪蛋白鲜牛奶、0蔗糖如实饮用型系列、莫斯利安白桃大福新口味、英雄联盟联名款宇宙风味爆珠酸奶、优加3.8蛋白纯牛奶等。 但以上产品在市场上都未产生太大的水花,对销量的贡献也较小,远达不到蒙牛旗下纯甄、特仑苏,伊利旗下的金典、安慕希那样的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光明乳业研发费用再创新高,达8925.94万元,同比增长22.53%。逐年增高的研发费用,却没砸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实在让人疑惑。 管理层动荡,14年5次换帅 对于光明乳业的没落,媒体们都默契地从王佳芬的离职开始算起。 2008年,因为内部体制问题,执掌光明乳业15年的王佳芬主动离职。在其离职前后,光明乳业的管理层便开始了“动荡不安”的旅程。 郭本恒继任之后的一段时间,可以说是光明乳业最后的“高光时刻”。其在职期间推出了明星产品莫斯利安,并收购新西兰新莱特。2007至2015年,光明乳业营业收入累计增长136.08%,营收规模也由82.06亿元增长至193.73亿元,一度让光明乳业重见“光明”。 但在2015年,郭本恒因贪腐落马,光明…

    2022-05-19
    3.6K
  • 张家港行业绩增30%逾期贷款增50% 年内30多次机构调研仍扶不起股价

    业绩持续大涨的张家港行(002839.SZ)连日来门庭若市。 公司披露的年报发布以来,就已经有数十家机构对其表现出极大兴趣,上门调研。 2021年,是张家港行上市的第五个年头。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6亿元,同比增长10.05%;实现净利润13.04亿元,同比上升30.3%。天府财经网注意到,这一业绩增速在41家上市行中高居第二,仅次于江苏银行(增长30.72%)。 今年一季度,张家港行继续保持高增长,当期实现营收11.99亿元、净利润为4.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8%、29.74%。 但与业绩大涨,备受机构关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张家港行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截至5月18日收盘,公司股价为4.89元,已较历史高点跌去近八成。公司年内累计仅上涨4.79%,在41家上市行中排在第10,实在有点对不住机构们的热情。 股吧中,有不少股民吐槽,张家港行作为绩优股,表现却偏偏不如绩差小盘股。 01 净利差净息差双降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连降4年 2021年,张家港行录得利息净收入36.91亿元,同比增长2.5%,占营收比重79.96%。 净利息收入受资产规模与净息差影响。天府财经网注意到,截至2021年末,张家港行总资产1645.79亿元,同比增长14.44%。2021年净利差为2.18%,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净息差2.43%,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尽管资产规模在扩张,但是在净息差下降的情况下,报告期内,该行净利息收入增幅较小。 而息差生意依赖于资本金。截至2021年末,公司的资本充足率为14.3%,一级资本充足率11.5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82%。 综合往期财务数据,2018-2021年,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94%、11.02%、10.35%和9.82%,已经连续4年下滑。同期,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65%、15.1%、13.75%和…

    2022-05-18
    4.7K
  • 首届“518中国营养节”启动 倡导食物多样化,科学摄入7大营养

    5月18日,由新华网主办、京东健康支持的《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2022)》也在“518中国营养节”启动仪式上发布,营养专家对年轻人一边过度消耗健康,一边又焦虑式“赶潮养生”、“熬熬待补”等现状给出针对性营养建议。 除了有专业大咖现身,“518中国营养节”还设置了一份“彩蛋”,自由式滑雪世界冠军谷爱凌、女排世界冠军袁心玥、丁霞、李盈莹等运动员代表领衔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中国国家自行车队、中国国家橄榄球队等多支冠军队伍为518中国营养节打call,呼吁大家关注科学营养观。 作为“518中国营养节”倡导者之一,汤臣倍健充分发挥行业领导品牌优势,联合全国部分线下连锁药店组织、开展518营养节,在多个城市同步开展线下启动会,开设科普讲座,为大众普及科学营养知识。并在全国十二个城市发起了“全国地方菜营养大PK”主题活动,吸引数十万网友分享各具营养特色的地方菜,从各地特色美食中了解均衡搭配理念。 据悉,“518中国营养节”将每年在5月18日举行,以“科学营养,营养中国”为主题,践行大食物观,普及膳食营养健康知识,助力健康中国。

    2022-05-18
    2.2K
  • 金达威“不老药”NMN前景不明,业绩下滑局面一季度恶化

    熬最深的夜,吃最多的保健品。在18-35岁年轻人的消费清单里,保健养生排到了前三位。 据测算,当前我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超万亿。近年来,消费人群越来越多,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功能性保健品行业也成为不少公司的掘金之地,比如曾经主营饲料添加剂的金达威(002626.SZ)。 不过,《资本市场的重新审视。 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16亿元,同比增长3.19%;归属于财报注意到,2017-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0.85亿元、28.73亿元、31.92亿元、35.04亿元和36.1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5.37%、37.80%、11.11%、9.79%和3.19%。2021年大幅放缓。 到了今年一季度,金达威则是营收、净利润双降,同比分别下滑17.74%和59.91%。 研发投入2.29%,不符高企认定条件 长期以来,国内保健品行业一直重营销,轻研发。号称“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厦门市首批新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达威也不例外。 2021年,金达威的研发费用只有8294.69万元,占营收比重为2.29%。无论是从绝对金额还是营收占比来看都不算高,而且并没有达到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 《眼镜财经》注意到,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研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应不低于3%。而年收入超30亿的金达威,2021年的研发费用占比仅为2.29% 此外,从研发人员的学历结构看,公司195名研发人员中,本科生最多,有95人,硕士生35人,其余60名研发人员的学历水平没有公开。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金达威相关产品的科技水平可能并不高。 或许公司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于是2021年在总研发人员减少12人的情况下,补充了11名硕士生。 “不老药”NMN遭严查,如意算盘落空 2020年12月1日,金达威发布公告称,拟…

    2022-05-17
    4.0K
  • 基石药业择捷美三期非小细胞肺癌注册研究进展:获益进一步增强

    5月17日,港股创新药企择捷美®(

    2022-05-17
    1.9K
  • 宁波银行屡踩监管红线,前4月累计被罚605万,拿下消金牌照仍面临合规考验

    宁波银行(002142.SZ)最近动作频频。无论是完成100亿金融债发行,还是溢价50%花费10亿元拿下消金牌照,无不透露出,2022年该行要趁势而上,继续大干一场的决心。 此前,宁波银行发布的眼镜财经》注意到,一季度宁波银行资本充足率全面下滑,其中资本充足率较年初的下降0.52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年初下降0.31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年初下降0.23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一张张巨额罚单正在揭开宁波银行快速增长过程中暗藏的合规风险。 净息差承压,资本充足率全面下滑 一家银行的收入主体由净利息收入与非息收入两部分组成,其中又以净利息收入为重心。净利息收入则是由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差额决定,利息收入由发放贷款及垫款贡献。 2021年,宁波银行实现利息收入677.62亿元,同比增长19.32%;净利息收入326.97亿元,同比增长17.37%。其中,发放贷款及垫款产生的利息收入为453.46亿元,在总利息收入中占比66.92%。 利息收入增长背后,宁波银行的贷款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末,宁波银行贷款和垫款总额8627.0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45%。其中,企业贷款总额4644.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57%;个人贷款总额3331.2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32%。 《眼镜财经》注意到,2021年宁波银行利息收入上升,但利息支出增幅更高,同比增长21.21%,最终导致利息净收入增幅不及利息收入。同期净息差为2.21%,同比下降9个基点;净利差为2.46%,同比下降8个基点。 在当前国家支持城商行消费贷展业的区域限制,实现全国范围展业,有助于公司加速推进面向个人的财富管理业务。 《眼镜财经》注意到,2021年末,宁波银行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为3331.28亿元,其中个人消费贷款2198.47亿元,同比增长23.25%,在个人贷款总额中的占比达到65.99%…

    2022-05-16 金融
    2.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