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光伏厂商松一口气:美商务部否决对亚洲光伏制造商反规避调查申请
美国商务部近日宣布,已拒绝了美国太阳能制造商组织于2021年8月16日发起的对亚洲天合光能(越南)科技有限公司 能源(马来西亚)有限公司 古晋隆基(马来西亚)有限公司 晶澳太阳能(马来西亚)有限公司 起诉方称,上述公司从中国生产商进口硅片等上游部件及其他生产加工材料,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进行简单加工形成光伏电池及组件出口美国,以此规避美国对中国涉案产品正在实施的反倾销及反补贴税。他们申请要求对来自马来西亚、越南和泰国的进口晶硅光伏组件和电池征收50%-250%的关税。 对此,国内光伏企业、行业组织等积极应对。而在美国国内,对于本次反规避调查申请的反对声音也此起彼伏。 “启动这项调查将对我们国家的能源目标和太阳能行业23万美国雇员造成长期的破坏性后果。”美国清洁能源协会此前在一份声明中称。 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SAIl Ross Hopper表示。 光伏是我国占据全球主导地位的优势行业,且出口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据光伏行业数据,2021年1-5月,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达约98.6亿美元,同比增长35.6%;组件出口量为36.9GW,同比增长35.1%,预计上半年出口量可达到44-46GW。 此前,为了推行产能布局全球化和市场销售全球化,多家组件厂商选择在泰国、越南等地区设厂。 近两年,受益于光伏装机成本大幅下降,海外光伏市场需求增长良好。业内预计,中国光伏组件2021年全年出口量将首次超百吉瓦,同比增速将超过25%;出口金额将超2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20%,且出口需求主要靠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等新兴海外市场拉动。 但美国为了打压中国光伏出口,早在2011年就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立案,拉开了对中国光伏双重反补贴的序幕。天府财经网观察到,此后,虽然偶有摩擦缓和迹象,但美国的粗暴打压政策一直在收紧: 2012年,美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组件征收第一轮反倾销和反补…
-
陕西“煤矿大王”高乃则无缘煤价暴涨 其债主批量转让总额超25亿债权
据黄桷树财经消息,近日,西部产权
-
江苏吴中拟定增3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实控人以现金全额认购彰显信心
上市公司实控人钱群英将通过其控制的苏州复基苏吴医药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现金全额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份额。 天府财经网注意到,本次发行前,钱群英通过吴中控股间接控制江苏吴中17.24%的股份,为实控人。发行后,钱群英控制的股份比例将上升至23.10%,控制权进一步提升,向外界展示了其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近年来,随着公司医药板块生产和销售规模不断扩大,对营运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财务负担逐年加重。前三季度,江苏吴中财务费用支出达4825.04万元,占当期营业利润的83.2%,严重侵蚀了净利润。因此,本次定增募资到位后,将有利于增加公司资金储备,满足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同时优化财务结构,增厚业绩。 前三季度,江苏吴中实现营业收入14.68亿元,归属净利润为4938.87万元,同比增长207.45%。公司确立了以“医药+股票,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长期看好,有利于增强市场
-
川酒集团申请元宇宙、Metaverse商标 与中青宝角逐“YUAN YU ZHOU”
天府财经网获悉,四川省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元宇宙”“Metaverse”“YUAN YU ZHOU”系列商标注册申请,行业分类包括:05-医药、09-科学仪器、21-厨房洁具、30-方便食品、31-饲料种籽、32-啤酒饮料、33-酒、35-广告销售、40-材料加工、42-网站服务、43-餐饮住宿。 据天府财经网查询,当前与“元宇宙”“Metaverse”相关的商标申请记录分别有700多条、300多条,早在今年3月就有企业开始抢注“元宇宙”及其相关后缀组合商标,其中有不少已进入实质审查或初审阶段。 相比之下,申请“YUAN YU ZHOU”商标的目前只有中青宝(300052.SZ)和川酒集团2家,前者申请时间仅比后者提前10天。此外,也有企业及个人近期提交了“YUANYUZHOU”商标注册申请。 近段时间,Facebook更名“Meta”,全面转向元宇宙,百度等一批玩家躬身入局元宇宙,微软也将推出相关应用,让元宇宙概念持续发酵。 A5G云游戏技术和VR/交易所问询表示,网吧等线下场景具有推广元宇宙硬件及内容的有利条件,有望成为元宇宙接入点;云游戏平台的算力资源未来可以为元宇宙提供算力基础设施,是通向元宇宙的必经路径之一。 世纪华通董秘也公开表示:利用游戏搭建元宇宙的场景被视为游戏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不过著名科幻作家、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元宇宙架构师”的刘慈欣却直言,元宇宙将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次内卷,最后会引导人类走向死路。 也有不少市场人士对当前A股市场元宇宙概念过度炒作提出质疑,认为这是在
-
还了8350万美元债券利息,又融资5亿港元造车,许家印能否借恒驰东山再起?
11月9日,工信部披露第35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恒大汽车申报首款车型“恒驰5LX”,型号分别为HDE6470BEVA1F、HDE6470BEVA0F,均为纯电动SUV,由恒大汽车天津基地生产。
-
AI企业已过会4家但均未发行,是不是真AI看这条就够了!
AI企业都是巨额亏损的。
-
扶不起的“扫地茅”:科沃斯千亿市值仍是家电股?研发投入不足,大股东清仓式减持
如果说“懒人”是科技的进步的动力,那么扫地机器人的出现可以说是科技前进的一大步。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扫地机器人销量高达280万台,零售规模为53亿元,同比增长了39%,占整个清洁电器市场比例达到14.9%。 不过,2018年上市的科沃斯,在眼镜财经》注意到,或与其“机器人”科技属性有关。然而,长久以来的“重营销、轻研发”诟病,伴随着股东连续股票减持有很大的关系。早在2019年7月份,科沃斯大股东泰怡凯股票解禁之后,就开始逢高减持套现,只是到了今年,泰怡凯减持的金额明显加大。 截至目前,泰怡凯的减持总共分为四次:第一次是在首发股份解禁后的隔天,泰怡凯便急不可耐减持数量893.3万股的股票,比例为1.6%,套现约2.2亿元;泰怡凯随后又先后套现约2.8亿元、17亿元。 最近一次,也是套现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在今年7月13日,泰怡凯清仓式减持了剩余的1.8%股本,大概是1028万股,套现23亿。这次减持直接给了科沃斯股价致命一击,隔天,公司的股价出现跌停,一天蒸发掉上百亿的市值。 《眼镜财经》注意到,大股东泰怡凯的四次减持总共套现了45亿元。其实,股票解禁套现,股价下降本来是市场规律,而大股东泰怡凯背后的人正是科沃斯的创始人钱东奇,背后玩家频频出手,也让二级市场对于科沃斯未来的成长性产生了担忧。 而科沃斯的扫地机器人市场,确实面对诸多后来挑战者。一方面,近年来,国内扫地机器人ODM、OEM厂商的制造能力已臻成熟,也有不少厂商提供专门的集成方案,外部玩家进入门槛不高,很多厂商缺的只是品牌运营和营销宣传。 另一方面,传统家电企业海尔、美的,以及融资,扫拖洗一体机器人哇力在今年5月完成了四千元A轮融资;成立于2017年的扫地机器人企业乐生智能也于上半年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研发投入低,难言“高科技” 事实上,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一直让科沃斯备受诟病。华尔街根据iRobot…
-
许家印卖掉2架私人飞机套现逾5000万美元 以避免美元债违约
据知情人士称,投资者接手。出售这2架飞机的交易已于10月完成。同月,中国恒大支付了2笔逾期未付的债券利息,而且都是在30天宽限期即将结束之际支付的。 恒大此前拥有至少4架飞机。在恒大如日中天的那些日子,
-
哈工智能业绩股价“双杀”,乔徽入主后耗资30亿并购接连踩雷
机器人产业热潮再起。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9月国内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达26.9万台,同比增长57.8%,国内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增速已连续18个月维持正增长。 与之背道而行的是,哈工智能(000584.SZ)的颓势引起了《财报都是同比下滑的。其2021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净利润为-8785.58万元。 自2017年现任董事长乔徽接棒毛利率进一步较低。 实际上,进入三季度,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幅已经有所收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单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9万台,同比增长19.5%,相比8月增速收窄约38个百分点,且增速触及2021年以来的低点。这主要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海运成本持续攀升下出口订单减少的影响。 长期展望,工业机器人行业仍将进入景气周期。但是,从哈工智能今年第二、三季度业绩下滑坡度持续加大的趋势来看,四季度也很难扭转。尽管去年哈工智能通过四季度的表现实现了堪堪盈利,但是在今年,哈工智能交出一份亏损的房产等业务,筹划出售的资产也超30亿元,与收购资产相当。 频繁的收购垒起了商誉。2021年三季报显示,因为多笔溢价收购,哈工智能已经有高达10.18亿元的商誉悬顶。因为江机民科目前仍处于工商变更办理当中,没有在今年财报中并表,如果收购完成,公司商誉或将近20亿元,占净资产比例或将近七成。 转型后压力不断,子公司业绩变脸 经过一系列“买买买”的模式之后,哈工智能剥离了传统的氨纶、房地产业务,智能制造业务从无到有,并聚焦为主业。但是,收购来的子公司,是否真的能按照乔徽的愿景发展? 哈工智能的智能制造业务,主要就由天津福臻、瑞弗机电、哈工易科、哈工现代等子公司实施。其中,天津福臻在当初被收购时,就是公司得以进入汽车智能化生产线的重要平台。 被收购后,天津福臻的业绩承诺在2016年至2019年度精准达标。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度…
-
15倍牛股增收不增利!阳光电源三季度利润下滑 全年业绩恐持续承压
自从确定双碳目标以来,清洁资本市场上,也催生了不少大牛股,其中光伏逆变器的细分龙头,在装机需求的预期下,得到市场和资本的双重青睐。 阳光电源有多火?公司2020年年初时股价不到11元,而到今年7月份,其最高涨至180.16元/股,涨幅超过15倍。 《碳中和日报》注意到,这是阳光电源近两年来首次出现单季度业绩下滑情形。上半年,“缺芯”危机蔓延至逆变器行业,加上铜、铝等新能源热门细分赛道龙头,公司股价依然没让减持了403.9434万股,以持有1460.3948万股位列阳光电源第4大流通股股东;原本持股831.174万股的广发兴诚减持退出了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了835.6969万股,全国社保416组合减持了319.6036万股。不过,3只基金广发双擎、广发科技、广发创新基金则有增持。 装机目标恐难完成,业绩增速堪忧 作为光伏非硅环节,阳光电源曾经充分享受光伏行业高增长红利,2020年归属于
-
85后吴群的接班危机:鱼跃医疗毛利下滑、商誉高企,并购弊端显现
从今年开始,眼镜财经》注意到,随着疫情红利的逐渐消散,相关行业也开始进入“真刀真枪”比拼,对于技术壁垒较弱的鱼跃医疗来说,明显占不到优势。 实际上,今年医疗器械板块普遍较为景气,Wind数据显示,根据41家医疗器械公司的三季报,净利润平均的同比增长率在96%以上;只有4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鱼跃医疗首当其冲。 作为家族新一代接手公司管理的典型,近年鱼跃医疗积极扩张赛道,也在拥抱新技术与趋势。但是,业务结构遭遇瓶颈、前期收购商誉过高等事项,成为公司转型之下的阵痛。而三季度期间,机构减持金额超过20亿元。 增收不增利,现金流减少 前三季度,鱼跃医疗实现营业收入53.10亿元,同比增长9.53%;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2.31亿元,同比下降11.61%。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18亿元,同比增长20.32%;归母扣非净利润为3.51亿元,同比下降5.23%。 《眼镜财经》了解到,鱼跃医疗三季报业绩下降,部分原因在于去年同期新冠疫情影响下,呼吸机等相关业务增长较快,取得较高的业绩基数,但今年产品销售趋向常态化。 值得警惕的是,鱼跃医疗今年的医疗机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关于三季报毛利率较去年下降的具体原因,公司解释称,一方面,相较于常规年份,去年由于疫情原因公司产品构成中抗疫产品占比较大,且部分抗疫品类的毛利相对较高,今年的产品结构和毛利率逐渐回归常态;另一方面,虽然公司已经通过对原材料储备进行缓解和改善,但三季度部分原材料涨价对毛利率也产生了较小的负面影响。 《眼镜财经》注意到,鱼跃医疗还面临着回款上的困境,今年应收账款出现大幅增长,远超营收增速,与之相对应的是,现金流入大幅较少。数据显示,年初应收账款为5.47亿元,截至9月30日达到7.72亿元,增长41.16%。与此同时,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8亿元,同比下降57.41%。 而这与鱼跃医疗议价能力…
-
央行官员:跨境互联网券商属非法金融活动,老虎、富途多次被官方点名
除了富途、老虎等互联网券商,还有不少内地投资者是通过传统经纪商参与境外证券市场投资,诸如中银国际、海通国际等银行、券商的境外子公司。
-
江苏吴中前三季度扭亏为盈 净利4938万元同比增逾两倍
10月28日晚间,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38.87万元,同比增长207.45%。 三季报显示,公司期末总资产为38.65亿元,营业利润为5799.08万元,应收账款7.38亿元,经营净现金流2.92亿元。 目前,江苏吴中确立了以“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