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工智能业绩股价“双杀”,乔徽入主后耗资30亿并购接连踩雷
机器人产业热潮再起。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1-9月国内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达26.9万台,同比增长57.8%,国内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增速已连续18个月维持正增长。 与之背道而行的是,哈工智能(000584.SZ)的颓势引起了《财报都是同比下滑的。其2021年三季报显示,公司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净利润为-8785.58万元。 自2017年现任董事长乔徽接棒毛利率进一步较低。 实际上,进入三季度,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幅已经有所收窄。据国家统计局数据,9月单月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达2.9万台,同比增长19.5%,相比8月增速收窄约38个百分点,且增速触及2021年以来的低点。这主要是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海运成本持续攀升下出口订单减少的影响。 长期展望,工业机器人行业仍将进入景气周期。但是,从哈工智能今年第二、三季度业绩下滑坡度持续加大的趋势来看,四季度也很难扭转。尽管去年哈工智能通过四季度的表现实现了堪堪盈利,但是在今年,哈工智能交出一份亏损的房产等业务,筹划出售的资产也超30亿元,与收购资产相当。 频繁的收购垒起了商誉。2021年三季报显示,因为多笔溢价收购,哈工智能已经有高达10.18亿元的商誉悬顶。因为江机民科目前仍处于工商变更办理当中,没有在今年财报中并表,如果收购完成,公司商誉或将近20亿元,占净资产比例或将近七成。 转型后压力不断,子公司业绩变脸 经过一系列“买买买”的模式之后,哈工智能剥离了传统的氨纶、房地产业务,智能制造业务从无到有,并聚焦为主业。但是,收购来的子公司,是否真的能按照乔徽的愿景发展? 哈工智能的智能制造业务,主要就由天津福臻、瑞弗机电、哈工易科、哈工现代等子公司实施。其中,天津福臻在当初被收购时,就是公司得以进入汽车智能化生产线的重要平台。 被收购后,天津福臻的业绩承诺在2016年至2019年度精准达标。财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9年度…
-
15倍牛股增收不增利!阳光电源三季度利润下滑 全年业绩恐持续承压
自从确定双碳目标以来,清洁资本市场上,也催生了不少大牛股,其中光伏逆变器的细分龙头,在装机需求的预期下,得到市场和资本的双重青睐。 阳光电源有多火?公司2020年年初时股价不到11元,而到今年7月份,其最高涨至180.16元/股,涨幅超过15倍。 《碳中和日报》注意到,这是阳光电源近两年来首次出现单季度业绩下滑情形。上半年,“缺芯”危机蔓延至逆变器行业,加上铜、铝等新能源热门细分赛道龙头,公司股价依然没让减持了403.9434万股,以持有1460.3948万股位列阳光电源第4大流通股股东;原本持股831.174万股的广发兴诚减持退出了前十大流通股东行列,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了835.6969万股,全国社保416组合减持了319.6036万股。不过,3只基金广发双擎、广发科技、广发创新基金则有增持。 装机目标恐难完成,业绩增速堪忧 作为光伏非硅环节,阳光电源曾经充分享受光伏行业高增长红利,2020年归属于
-
85后吴群的接班危机:鱼跃医疗毛利下滑、商誉高企,并购弊端显现
从今年开始,眼镜财经》注意到,随着疫情红利的逐渐消散,相关行业也开始进入“真刀真枪”比拼,对于技术壁垒较弱的鱼跃医疗来说,明显占不到优势。 实际上,今年医疗器械板块普遍较为景气,Wind数据显示,根据41家医疗器械公司的三季报,净利润平均的同比增长率在96%以上;只有4家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滑,其中鱼跃医疗首当其冲。 作为家族新一代接手公司管理的典型,近年鱼跃医疗积极扩张赛道,也在拥抱新技术与趋势。但是,业务结构遭遇瓶颈、前期收购商誉过高等事项,成为公司转型之下的阵痛。而三季度期间,机构减持金额超过20亿元。 增收不增利,现金流减少 前三季度,鱼跃医疗实现营业收入53.10亿元,同比增长9.53%;归母扣非净利润为12.31亿元,同比下降11.61%。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18亿元,同比增长20.32%;归母扣非净利润为3.51亿元,同比下降5.23%。 《眼镜财经》了解到,鱼跃医疗三季报业绩下降,部分原因在于去年同期新冠疫情影响下,呼吸机等相关业务增长较快,取得较高的业绩基数,但今年产品销售趋向常态化。 值得警惕的是,鱼跃医疗今年的医疗机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关于三季报毛利率较去年下降的具体原因,公司解释称,一方面,相较于常规年份,去年由于疫情原因公司产品构成中抗疫产品占比较大,且部分抗疫品类的毛利相对较高,今年的产品结构和毛利率逐渐回归常态;另一方面,虽然公司已经通过对原材料储备进行缓解和改善,但三季度部分原材料涨价对毛利率也产生了较小的负面影响。 《眼镜财经》注意到,鱼跃医疗还面临着回款上的困境,今年应收账款出现大幅增长,远超营收增速,与之相对应的是,现金流入大幅较少。数据显示,年初应收账款为5.47亿元,截至9月30日达到7.72亿元,增长41.16%。与此同时,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88亿元,同比下降57.41%。 而这与鱼跃医疗议价能力…
-
央行官员:跨境互联网券商属非法金融活动,老虎、富途多次被官方点名
除了富途、老虎等互联网券商,还有不少内地投资者是通过传统经纪商参与境外证券市场投资,诸如中银国际、海通国际等银行、券商的境外子公司。
-
江苏吴中前三季度扭亏为盈 净利4938万元同比增逾两倍
10月28日晚间,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38.87万元,同比增长207.45%。 三季报显示,公司期末总资产为38.65亿元,营业利润为5799.08万元,应收账款7.38亿元,经营净现金流2.92亿元。 目前,江苏吴中确立了以“医药+
-
江苏吴中前三季度盈利4938万元 布局医美打造业绩增量空间
10月28日晚,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938.87万元,同比增长207.45%。 三季报显示,公司期末总资产计38.65亿元,营业利润为5799.08万元,应收账款7.38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2亿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48.26亿元。 在进一步巩固提升医药产业核心地位的同时,公司进一步确定了以“医药+
-
西部最大高倍率圆柱锂电池项目投产 长虹能源年产能突破5亿只
10月28日,能源(836239.NQ)19.58亿元投资的绵阳北交所的“春风”,将开启长虹能源实现由专精特新“小巨人”到“隐形冠军”的飞跃。 高倍率圆柱电池产能国内第一 长虹能源官网显示,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集一次碱锰电池、二次锂离子电池等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碱锰电池是公司的传统优势业务,在与国内其他知名厂商长期竞争的过程中,形成了错位发展的格局,与众多国际高端品牌客户形成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近年来,长虹能源在稳定的碱锰电池制造格局的基础上,持续深耕锂电细分市场。 2018年4月,长虹能源完成对动力锂电池企业江苏三杰的股权并购,进一步完善了资本市场,证监会宣布,将深化交易所,这也让长虹能源等66家新三板精选层公司瞬间成为焦点。 对此,长虹能源环保BG负责人兼长虹能源董事长莫文伟表示,希望进一步借助北交所的“春风”,让长虹能源实现由专精特新“小巨人”到“隐形冠军”的飞跃。 2016至2020年,长虹能源的营收分别为5.93亿元、8.14亿元、10.71亿元、14.17亿元和19.52亿元,增速均在30%以上;净利润稳健增长,分别为4208.8万元、5403.3万元、6187.3万元、1.05亿元、1.62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超1.2亿元,同比增幅逾九成。 据行业数据显示,长虹能源的碱锰电池产销规模位居全球前6位、中国前3位,碱锰电池业务连续多年高速增长。公司拥有数十条碱性电池自动化生产线,产能及技术实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目前,长虹三杰已成长为国内高倍率锂电应用细分市场的头部企业,成为替代外资品牌锂电池的主要供应商,已成功进入国际一线吸尘器品牌SH
-
易方达张坤溜了,“眼茅”爱尔眼科还香吗?
10月25日盘后,“眼茅”爱尔眼科公布了三季报,基金经理们的动向也浮出水面,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型基金和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国基金消失,“医药女神”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混合基金位列第四,基金持仓较上个报告期增持了3557.66万股,排名上升两位,可以看出大家存在分歧。 截至26日收盘,爱尔眼科涨1.84%,最新报收48.19元,市盈率为119.44。爱尔眼科的股价自今年7月1日触及高点72.27元以来,一直处于下跌趋势,持续下跌的原因或与市场估值偏高和迟迟未落地的定增有关。 今年第三季度,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42.48亿元,同比减少3.48%;实现归属于
-
江苏吴中召开首款医美产品临床试验方案讨论会
10月22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此次研究的组长单位)徐金华教授通过视频连线表达了对讨论会的期许。韩国中央大学医院皮肤科专家金范俊教授为与会的研究者详细地介绍了透明质酸的发展史、申办方产品的研发历程以及产品的自身优势。 临床方案讨论环节,CRO公司的临床顾问向现场及线上的研究者详尽地介绍本次的临床研究方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徐金华教授、吴文育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杨秀敏教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梁虹教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张菊芳教授、公司研发中心总监杨南林等对研究方案的试验设计、纳排标准、试验流程等等重点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分享了临床试验工作经验,提出了宝贵意见,并就研究方案的多个要点达成一致。 江苏吴中表示,本次讨论会的召开,标志着临床试验工作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为临床研究项目后期的实施和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让各参与方对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充满期待,公司将在各参与方的支持配合下,加速推进临床研究,助力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
-
大白马落败!恒瑞医药三季度营收净利双降,孙飘扬再出山也难救
以市值缩水来看,眼镜财经》注意到,三个季度内,这家被机构追捧的“大白马”股价下跌近半,市值蒸发近3000亿元。 而灵魂人物孙飘扬重掌帅印后的首份年报中提及,公司目前进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仿制药共有28个品种,中选18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72.6%。 要命的是,集采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四季度造成的冲击明显将会扩大。恒瑞医药在第三批集采中涉及的6个药品,自2020年11月开始执行,该部分业务在三季度持续受到影响。而公司在第五批集采中涉及的8个仿制药品种(6个中标、2个未中标),自2021年10月开始执行,四季度发货量与利润额将受影响,可能进一步降低公司业绩预期。 除了仿制药集采对业绩的影响,PD-1执行医保谈判价格也是导致恒瑞医药收入与业绩增速均下滑的原因。公司创新药核心PD-1品种卡瑞利珠单抗自2021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医保谈判价格,单价由19800元/瓶降至2928元/瓶,降幅达85%。加上产品进院需要一定时间、各地医保执行时间不一及竞争激烈等问题,产品销售持续承压。 《眼镜财经》注意到,从单季度来看,恒瑞医药2021年Q1、Q2、Q3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5.4%、10.2%、-14.8%,呈现直线下滑趋势。实际上,恒瑞医药2020年已经出现转折迹象,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两项指标均有所放缓,分别为19%和18%。2021年上半年则明显失速,净利润增速断崖,仅同比增长0.21%。 市值腰斩 40万散户惨烈抄底 从二级市场来看,已经将恒瑞医药失速下滑的预期显现出来。其今年以来的股价下跌严重,从年初的97.16元起步,便开启了持续下滑模式,一路跌至9月份的低点44.33元,截至10月20日收盘价51.58元,已经缩水了近50%。 股价下跌直接导致公司市值腰斩,恒瑞医药2021年1月初的总市值约为5929亿元,10月20日市值为3100亿元,今年以来总市值蒸发了2829亿元,痛失“A股…
-
EQRx与英格兰NHSE签署合作备忘录 基石药业舒格利单抗进军英格兰市场
港股创新药企舒格利单抗,单品种支撑起EQRx公司估值的3/4。舒格利单抗是由基石药业自行开发的一款潜在同类最优的PD-L1抗体,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同时覆盖III期和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全人群的免疫治疗药物,目前EQRx公司通过战略合作已经获得舒格利单抗海外权益。 EQRx与NHSE达成意向合作 当前全球范围内,大量的肿瘤诊疗临床需求未得到满足,但医疗费用不断攀升,医保机构不堪重负,支付矛盾突出。在此背景下,致力于开发成熟靶点上的重要创新药物并强化与头部支付方和医疗保健提供者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EQRx异军突起。 此次与承担保障英格兰全民公费医疗保健责任的NHSE达成合作意向,双方有意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确保患者能够获得EQRx的创新且具有成本效益的癌症药物。据报道,这项合作将取决于英格兰药品和健康产品管理局(MHRA)的监管批准、以及英格兰国家健康与临床卓越研究所(NICE)的正面健康技术评估建议。 对此,EQRx首席执行官Melanie Nallicheri表示:“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正值一个特别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我们的两款注册阶段肿瘤药物舒格利单抗和阿美替尼已通过英格兰‘创新授权许可与可及性通道’获得了创新护照,这是实现获批和上市的第一步。” 据了解,这只是EQRx公司与包括美国及多个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20多个国家的医疗保健支付方进行深入沟通的缩影。而EQRx主要肿瘤药物品种舒格利单抗和阿美替尼已通过“创新授权许可与可及性通道”(ILAP)被授予“创新护照”认定,从而获得ILAP合作伙伴组织的认可,其中包括MHRA、NICE、苏格兰药物联盟(SMC)及威尔士全民治疗和毒理学中心(AWTTC)。ILAP于2021年初推出,旨在加速潜力药物在英格兰的开发和上市。 对于这项合作,牛津大学皇家医学教授约翰·贝尔(John Bell)爵士表示:“EQRx是一家致…
-
基石药业:洛拉替尼治疗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试验申请获受理
近日,港股创新药企IB,曾用名:劳拉替尼)有了重大进展,洛拉替尼针对ROS1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试验申请(IND)已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这是全球首个洛拉替尼治疗ROS1阳性NSCLC的关键性研究。该研究旨在评估洛拉替尼在ROS1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中的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对此,基石药业首席医学官杨建新博士表示:“非常高兴地看到洛拉替尼在中国的IND获得NMPA受理。我们将迅速推进洛拉替尼的临床研究,力争早日满足患者的巨大未被满足治疗需求。” 在洛拉替尼之前,基石药业已经通过自主研发和外部引进“双管齐下”的方式拥有了PD-L1新药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舒格利单抗在肺癌III和IV期临床研究、普吉华®在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取得成功,使基石药业在肺癌精准治疗与免疫治疗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基石药业已经在炙手可热的肺癌治疗领域构筑起坚实的护城河。 填补NSCLC领域治疗空白 在全球范围内,肺癌的死亡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中国约有82万新发肺癌患者,其中85%为NSCLC。大约2%-3%的NSCLC患者是由ROS1基因重排致病,国内每年ROS1基因重排患者规模在2万人左右,多见于年轻、不吸烟或轻度吸烟肺腺癌患者中。在肺癌精准治疗领域,ROS1靶点的研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遗憾的是,目前ROS1阳性NSCLC患者的治疗手段在全球范围内仍然非常有限,就中国市场而言,当前国内获批用于ROS1基因重排的治疗药物,仅辉瑞旗下的克唑替尼一款,市场存在巨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 作为第三代ALK/ROS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洛拉替尼可以为ROS1阳性晚期NSCLC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根据此前进行的CROWN研究,比较洛拉替尼和克唑替尼用于未经治疗的ALK阳性NSCLC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头对头数据可…
-
亨迪药业过会,三大谜团待解:推广费暗藏腐败,背后资本大鳄赚翻?
估值暴增,突击入股涉嫌利益输送?多家推广服务商或系“壳公司”,2家湖北企业同一天申请注销;每场会议人均花费3988元,学术推广暗藏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