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城销售逆市大增的B面:重庆代表作项目维权海报“出圈”

    今年前10月,绿城集团累计取得总合同销售面积约1267万平方米,总合同销售金额约2894亿元,同比增长约48%。

    2021-11-26 房产
    4.6K
  • 蓝本科技被劝退员工:再不发工资就去蓝光股东大会讨薪

    蓝本科技一直以没收到蓝光集团支付额度为由,屡次拒绝支付工资。

    2021-11-26
    4.0K
  • 大发地产一边大规模裁员,一边向员工及家属发售理财产品?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大发地产(06111.HK)已启动集团与区域裁员,涉及客研、投资等多个部门,并给出“n+1”裁员补偿标准,总体计划裁员幅度较大,但会分步实施。 有传闻称,此次裁员比例或高达50%。 大发地产的回应确认了裁员消息,称进行人员优化调整是为了适应外部不确定性而展开的自我调节,但否认了50%的裁员比例。 此前,大发地产频繁通过出售子公司股权、地王”等方式回笼资金,甚至还学恒大,打起了员工的主意。 有消息称,大发地产最近面向员工推出年化收益14%的

    2021-11-26
    4.9K
  • 宝能系一边理财违约一边斥资买楼,姚振华被质疑通过兄弟“分家”转移资产

    11月23日,宝能宣布:清退集团全部相关姚振华承诺,还款时间最晚在2022年6月30日之前全部完成。为实现该目标,宝能已经拿出包括前海人寿在内的十余项核心资产抓紧处置。 而本月初,就在姚振华忙着处置理财产品逾期问题时,姚建辉旗下公司被曝以4.07亿元法拍价买楼,加上税费1.2亿和其他债权人债务,总共需要花费超过6亿。 一边是理财产品大面积违约,紧急处置资产艰难兑付,一边又斥资6亿多买楼。 阿里拍卖平台显示,深圳福田保税区迪辰仓储大厦的第一至四层及4m、8m、11.5m、18.3m夹层最终拍出4.07亿,被深圳宝能系买楼的骚操作同时受到被欠薪的前员工和被欠钱的投资人质疑。 11月初,就宝能理财产品逾期问题,深圳市信访局、金融局、证监局、银保监局等召集宝能旗下公司召开了投资人大会。据一份投资人会议记录显示,最后一条就提到,要制止姚建辉和姚振华进一步转移资产,包括他人代持股份、不当关联交易、不当股权变更、隐匿资产进行处置等恶意串通行为等,还称兄弟分家导致核心资产剥离到姚建辉负责的板块,要求姚建辉承担同比例兑付责任,旗下公司每月经营性收入20%用于私人财富端兑付。 实际上,未能按期兑付的理财产品,只是宝能系债务违约风险的冰山一角。据统计,宝能理财产品涉及金额200亿,中铁理财投资者、

    2021-11-26
    3.7K
  • 鸿坤地产3亿回售债券无力兑付全部停牌 经营恶化业绩转亏千亿目标渐行渐远

    近年来鸿坤地产盈利能力迅速下滑,经营性净现金流腰斩;融资成本高且融资环境持续恶化,债务压力和流动性问题开始显现。

    2021-11-26
    5.6K
  • 从浮盈百亿到亏损百亿 华人置业继续抛售中国恒大

    11月23日,中国恒大(HK3333)全部或部分约7.51亿股授权股份,占中国恒大已发行股本约5.67%。 早在今年8月,华人置业就开始抛售中国恒大许家印的多年好友。其在恒大股票上败走麦城,更是让人感慨。

    2021-11-26
    3.5K
  • 三次搭“快车”,基石药业商业化提速,管线2.0持续扩容

    13亿元授权基石药业的商业化之路再一次搭上“快车”。此前ARma也开始重视“license in”,效仿跨国制药巨头开启“买买买”模式,通过License in或直接收购Biotech或其产品来丰富研发管线。 在新生代药企中,基石药业有着显著的首创和差异化特色,商业化能力也初露锋芒。 今年,基石药业成功上市了阿伐替尼和普拉替尼两款同类首创产品,上半年两款新药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可观的销量;即将上市的艾伏尼布有望成为国内首个IDH1抑制剂,核心品种舒格利单抗是全球首个覆盖非小细胞肺癌III期和IV期患者的抗PD-(L)1抗体。 事实上,基石药业立足于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追求“差异化”的布局思路。 从管线布局来看,通过“自研+引进”,基石药业已储备了15项差异化的产品,且研发布局正从1.0进化到更加注重源头创新和差异化的2.0时代。未来,“基石模式”将更适应医药创新的新形势。 来源:证券时报

    2021-11-26
    3.0K
  • 海底捞急砍300家门店,盖世食品遇晴天霹雳,1亿元募投产能何去?

    从北交所,前三季度业绩大幅回升,股价3个月涨近3倍,吃着火锅唱着歌…… 盖世食品(836826)计划投入1个亿扩张产能,刚准备大干一场,就迎来沉重一击——第一大客户年报未披露前五大客户名称,但上半年第一大客户仍是海底捞,对其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27.69%。而且,盖世食品在说明书中提到,报告期内对海底捞的销售规模不断提高。这意味着,2018-2020年,海底捞一直是第一大客户,且2020年对其销售额已经占总营收的29.56%。 因此,盖世食品在风险提示中指出,公司对海底捞和日本兼贞食品株式会社2家客户的销售占比较高,如果未来2家客户采购开胃凉菜产品的数量和金额下降,可能导致公司营收下滑。 然而,怕什么就来什么。11月5日,北交所开市10天前,海底捞官宣,将在2021年12月31日之前逐步关停300家左右经营未达预期的门店(其中部分门店将暂时休整、择机重开,休整期最长不超过2年)。 而这些门店经营未达预期,主要由海底捞的快速扩张策略导致。天府财经网注意到,海底捞2018年起就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开店,光2020年一年就开出了544家门店。用其自己的话说,目前的苦果只能由公司自个儿一口一口咽下去。 截至2021年6月底,海底捞披露全球门店总数1597家。如今突然咔嚓一刀关停300家左右,占比近1/5,这对上游的盖世食品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 在这背后,从疫情爆发以来,海底捞的经营状况就不乐观,虽然门店规模在扩大,平均翻台率却在下降。毛利率的持续走跌。 2019年公司的销售毛利率还在28.33%,2020年降至22.37%,2021年前三季度进一步降至20.67%。 这个其实不难理解,一句话就是,开胃凉菜加工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主体数量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较为激烈。 而且依据新收入准则,盖世食品还将运杂费作为合同履约成本并入了营业成本,从而进一步压低毛利率。 此外,盖世食品还…

    2021-11-25
    9.5K
  • 华润置地成都公司转让资产引“辟谣”风波 标的公司9月份亏损6000多万

    近日,严正声明”,称网络谣传“华润置地拟出售成都公司51%股权”的消息为不实谣言,已对公司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公司将依法追究造谣者的相关法律责任。 实际情况是,11月18日,华润置地(成都)有限公司在北京联合产权严跃进表示: 类似交易,多半是企业在回笼资金,改善现金流。华润属于央企,比较稳健,只不过成都市场降温,多少有压力。 实际上不只在成都,今年8月30日,华润置地(日照)发展有限公司也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青岛地铁华润置地开发有限公司10%股权。 就成都市场来看,中年报显示,公司开发销售型业务实现结算收入609.3亿元。其中,华西大区实现结算收入122.44亿元,占比20.1%,在其全国7个大区中排名第二。 但这一成绩更多依赖于“跑量”。报告期内,华西大区173.35万平方米的结算面积,占整体结算面积的33.7%,在7个大区中位列榜首。 而从签约销售额来看,上半年华西大区录得159.48亿元,占比9.7%,在7个大区中排名第五;华西大区销售价1.17万元/平方米,相较于公司同期1.71万元/平方米的销售均价,同样属于拖后腿。 华润置地最新发布的截至10月31日未经审核营运数据显示,10月单月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200.9亿元,总合同销售面积126.39万平米,分别按年减少22.9%及28.0%。同期,权益合同销售金额及销售建筑面积分别为140.4亿元及91.59万平方米,分别按年减少32.4%及34%。 在此背后,据天府财经网统计,10月份华西大区签约金额环比下降61.92%,成为最大的拖累,反观7-9月,该区域单月签约金额都是逐月增长的。此外,深圳大区、华东、东北10月份签约金额分别下滑45.59%、7.01%和1.78%,华中、华北、华南分别增长59.87%、33.72%和6.81%。

    2021-11-25
    6.3K
  • 基石恒瑞再现10亿元级药物合作项目 国产创新药企强强联手成趋势

    基石药业达成超10亿级的战略合作协议,引进基石药业抗CTLA-4单克隆抗体CS1002,恒瑞医药将获得CS1002在大中华地区研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占权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中国药企之间的合作也在发生变化,较早时间中国以仿制药为主,药企之间的合作较少,较多的是流通企业的代理模式为主,在近5年来尤其是中国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开始进入商业化阶段后,中国药企之间的合作更为频繁,正大天晴与亿一生物、康方药业,天境生物与济川药业之间的合作等。 这些合作很多都是在面临商业化前,也就是在临床试验的较后期确定性较强的阶段。如此次恒瑞医药与基石医药合作的药物,才在今年9月份举行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发布BMS,商品名为Yervoy)。Yervoy已在中国获批上市。EvaluatePh高盛预测其全球销售额或达到26亿美元。 近年来,我国也在积极推动创新药发展,同时也一直坚持要求创新药需要坚持临床价值导向。 如11月19日,CDE正式发布的《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就是为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为核心的研发理念,促进抗肿瘤药科学有序的开发。 实际上,这也是目前一些大企业之间合作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基础。 例如,此前诺华斥资22亿美元买入百济神州PD-1百泽安,巨额资金创下了彼时中国药物“

    2021-11-25
    2.4K
  • 中利集团业绩跌落谷底:巨亏15亿股价却“妖”,产能未充分利用仍疯狂扩张,7%股份将在淘宝拍卖

    在这个冬天的光伏板块继续将第一把火点燃,而中利集团(002309.SZ)更是成为最“热”的那一只。 11月22日盘中,中利集团再度涨停,近8个交易日内已经出现6次涨停,另外2天的电商平台销售超17亿元的光伏组件等。 不过,表面的利好之下,中利集团隐藏的风险仍不容小觑。《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黄石金能光伏有限公司、湖州南浔电力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宁波宁电大宗商品电商平台——华能大宗,为客户提供高效的供应链金融、智慧物流等大宗商品供应链一站式集成服务。 引人关注的是,在此次大单披露之前,中利集团已在11月11日、11月12日连续斩获了两个涨停板。此后公司股价11月15日继续涨停,11月16日开盘封涨后,短时间内打开涨停板,当日报收7.86元,总市值约为69亿元。 对此,有碳中和日报》统计,仅在光伏发电项目范畴,今年以来中利集团就已签署了15份协议。合作对象包括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国家电投集团和中国华电集团下属公司等能源企业,以及淮南市田家庵区政府、商丘市民权县政府和汉中市略阳县政府等。 关于对于中利集团亏损的其他主要原因,《碳中和日报》向光伏行业资深人士了解到,由于今年的硅料涨价和逆变器芯片短缺,已经严重影响了终端光伏电站的装机规模。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前三季度光伏新增装机是25.56GW,今年的装机规模是很难达到去年的48.2GW。 根据硅业分会公布的硅料价格,2021年初至今,在光伏下游需求爆发的预期之下,硅料供需紧缺,价格涨势不止,总体涨幅已超过170%。多家知名光伏电池片厂商、组件企业利润均受到波及。 实际上,今年光伏企业的业绩出现了严重分化,在二十多年的光伏产业化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但是这种业绩分化的现象,随着近期硅料降价趋势的形成,正在趋缓。今年的硅料价格高点也许会成为历史,硅料降价带来的行业拐点已经出现,组件厂和电池片企业即将迎来重大转…

    2021-11-23
    4.3K
  • 多项目迟缓,建筑公司起诉,戴学斌蓝润集团过冬

    从10月初开始,就已经有业主发现蓝润多个项目,包括蓝润城三期、江油市西山樾二期、蓝润春风屿湖等出现施工迟缓,严重滞后。

    2021-11-23 房产
    6.0K
  • 万科战投帮势微,“废太子”孙嘉被流放“海外”?

    正是孙嘉一手牵线,将深圳地铁引入万科为战略股东,阻退宝能姚老板谋取董事会的图谋。

    2021-11-23
    5.6K
  • A股独董大逃亡持续:10天28人宣布离职,哪些是给监管“递名单”?

    近期A上市公司,蝴蝶效应之迅猛令人咋舌。当然,离职理由各有说辞。 东窗事发:康美药业独董最轻承担1.12亿连带责任 11月12日,*ST康美黑天鹅起舞,因投资者24.59亿元。 24.59亿元的天文数字,早已不是60万封顶所能比的,特别是连带清偿责任的认定。 实控人马兴田、许冬瑾,职工监事、副总经理温少生,董秘邱锡伟,财务总监庄义清,监事、独立董事马焕洲,审计机构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合伙人、签字会计师杨文蔚被判承担100%(24.59亿元)民事赔偿连带责任; 董事马汉耀、林大浩、李石,监事会主席罗家谦,监事林国雄,副总经理李建华、韩中伟、王敏承担20%连带责任(约4.92亿元); 兼职独立董事江镇平、李定安、张弘承担10%连带责任(约2.46亿元); 兼职独立董事郭崇慧、张平承担5%连带责任(约1.23亿元)。 有点评称,此次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示范意义重大,这是迄今为止判赔金额第一大案,此判例告诫所有造假的公司,再不是60万元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了,要被罚得倾家荡产!这对促进我国能源 孙健 个人原因 开山股份 史习民 个人原因 宇信科技 封竞 个人原因 博芳环保 陈丽红 个人原因 富春环保 林洁 个人原因 金花股份 张小燕 要求尽快披露辞职事宜 优博讯 郭雳 个人原因 科新发展 钟凯文 个人原因 光弘科技 邱乐群 拟受聘为财务总监 锦富技术 张秀华 个人原因 ST星源 王玉涛 个人原因 安正时尚 宋向前 个人原因 其中欣旺达(300207.SZ)的钟明霞从2015年12月任职,本届任期本该于2021年12月底到期,如今只剩一个多月都等不及了。 而开山股份(300257.SZ)的史习民,今年5月7日刚上任,刚待半年就逃之夭夭。 史习民的离职还引起了公司的反感。开山股份控股股东开山控股22日发布“严正申明”称,史习民的离职给上市公司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给投资者带来损失…

    2021-11-23
    3.4K
  • 比特小鹿拟通过SPAC合并上市,吴忌寒与詹克团分家后终于要圆上市梦

    3年前吴忌寒带领比特大陆上市失败,此次又带领从比特大陆分拆出来的比特小鹿冲击上市。

    2021-11-22
    5.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