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市场的逻辑发生明显变化,加密市场静待新的信号

    由于美国就业数据和科技股的强势表现,风险市场的逻辑已经发生明显变化,从经济衰退预期转向讨论再次Meme板块炒作走向衰弱,而BTC大盘有再次活跃的迹象。但来自科技非农新增就业33.9万人,高于预期19.5万人,创下超出预期的纪录。5月失业率为3.7%,高于前值3.4%和预期3.5%,创下为2022年10月以来新高。 强劲的就业数据好处是证明衰退,尤其是严重衰退的预期暂时被定义为高估了。不利因素是市场重新开始讨论6月加息问题。费城联储主席哈克表示,已经接近于可以停止加息,转而保持利率稳定,以进一步降低通胀。而比特币网络上新增用户出现回升,这也为比特币价格在5月25日出现低点后形成支撑。 BTC链上交易量下降,原因下面解释。从Glassnode的BTC链上交易量观察,30D-SMA指标掉头向下,这反映出近期比特币链上交易活跃度开始下降。 3.

    2023-06-05
    23.1K
  • 全球首个且唯一!基石药业泰吉华®(阿伐替尼片)获FDA批准用于治疗惰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成人患者

    6月5日,港股创新药企泰吉华®(阿伐替尼片)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惰性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ISM)成人患者。ISM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系统疾病,可广泛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并出现一系列异常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注意的是,泰吉华®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获批用于治疗该疾病的药物。据了解,此前FDA已经批准泰吉华®用于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晚期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SM)患者,中国和欧盟也已批准泰吉华®上市销售。 对此,基石药业首席执行官杨建新博士表示:“我们非常高兴看到泰吉华®被美国FDA批准用于ISM适应症,这意味着向改善ISM患者生命质量的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泰吉华®也已在中国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携带PDGFRA外显子18突变(包括PDGFRA D842V突变)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GIST成人患者。泰吉华®称得上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突破性疗法,先后在其三项适应症(GIST、ISM和晚期SM)上被美国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BTD)。”值得一提的是,基石药业成功上市的另外三款创新药——择捷美®(拓舒沃®(艾伏尼布片),在各自适应症或拟定适应症上也都获得过美国FDA或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授予的BTD。这充分印证了基石药业引进产品的独到眼光以及自研产品的源头创新,致力于将更多突破性创新疗法带给广大患者。 ISM患者需求未被满足 泰吉华®填补市场空白 据公开资料显示,SM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大约95%的患者是由KIT D816V突变引起的。特征是肥大细胞失控性地增殖和激活导致多器官系统出现各种慢性、严重和突发症状。大多数患者属于ISM,少部分则为晚期SM。既往采用的多种药物对ISM疗效有限,疾病负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前,全球范围内无批准的治疗ISM的疗法。 此次泰吉华®ISM适应症是基于PIONEER研究的积极结果,相较于…

    2023-06-05
    8.5K
  • B站上市5年越亏越猛,UP主分走了超四成营收,为何却还要停更出走?

    2022年,B站2009年成立,在过去的13年里,真就纯纯的“为爱发电”,干赚吆喝不赚钱,而隔壁爱奇艺2022年都奇迹般的扭亏为赢了,不知道B站是否感受到了压力,2024年盈利的计划还能否顺利达成? 先来看一下业绩。B站四大业务中,移动游戏、增值服务、广告、抖音化,一切都是为了流量。 这放在以往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确实也没啥毛病,得流量者得天下,随便你们怎么折腾。但目前互联网行业明显走下坡路,买流量时代已然过去,这时候到底是多元化谋出路,还是聚焦基本盘? 时间会给出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相较于以往的简单粗暴,现在的用户更需要精细化运营,用户的价值才是平台真正的价值。而在行业下行时,真正能够留住用户的,唯有内容,或许这才是盈亏平衡的关键。 每次说起B站,大家都会说B站变了,B站不是以前的B站了。确实变了,大家接受不了曾经的精神乐土逐渐商业化,觉得它变得乌烟瘴气。但不要忘了,没有人可以一辈子为爱发电。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不进行商业化,B站也是活不下去的,大家的精神乐园也需要建立在资本垂怜之上。也有人希望B站不要去趟各种浑水,只做自己的小而美,可是互联网资本浪潮之下,谁又能独善其身呢?

    2023-06-01 TMT
    2.5K
  • 员工持股平台避税算盘落空,被追缴25亿税款,同花顺这回减持公告狼真的来了?

    不得不说,近期上市公司8.46%的股份。按照当天收盘价算,合88亿元,不知道散户们顶不顶得住! 为啥突然这么大手笔的套现呢?都是同花顺的老套路了。 先来看公告,和跑路和不套现陪伴的叠加状态,说白了就是我可以不减持,但我要时刻准备减持,风紧扯乎,随时跑路,玩的就是一个意识流。 那么这次近90亿的减持计划会不会又是虚晃一枪呢?和之前还是有些差别的。 之前在披露减持计划时,减持目的都是一句简单的“股东资金需要”,但这次提到了凯士奥收到税务局的通知,要求补税25个亿! 什么情况?这事还得从同花顺上市前说起。在上市之前,2007年同花顺进行了股改,成立了员工持股平台上海凯士奥。2009年,同花顺上市之后,上海凯士奥持有上市公司15%的股份。 但问题就出在这个员工持股平台身上,因为当初上海凯士奥成立时采用的是公司制,而不是合伙企业,有啥区别呢? 交的税不一样呗。 公司制除了25%的公司所得税,还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25%+(1-25%)*20%,那就相当于交了40%的税。而有限合伙企业只需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相差一半呢。毕竟持股平台是在公司上市前持的股,成本贼低,随着同花顺

    2023-05-31
    3.0K
  • BTC与科技股相关性仍较高,近期能否真正突破熊底区间还有待观察

    美国机构对Crypto标签有很强烈的意见;CME比特币上周持仓量罕见未变。

    2023-05-30
    23.1K
  • 海底捞扭亏为盈:“省”出来的13.7亿,原材料和员工成本下降,服务降级

    预制菜的存在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所以外卖未来的提升空间也是有限的。 外卖不行,

    2023-05-29
    7.0K
  • 没落的PC霸主三六零:上市即巅峰,蹭完AI概念就抛出90亿天价离婚,巧合还是预谋?

    当年元宇宙出世时,一堆公司跑来认爹,现在换个AI概念拿出来炒,认爹的还会少吗?

    2023-05-28 TMT
    7.6K
  • DCG债务危机继续发酵,Multichain未造成重大影响,香港利好无法扭转颓势,美债下半年将抽血市场

    01 重要新闻 1.  PAI领域,并将继续专注于Web3。 2.  分析:Fantom TVL的35%被锁定在Multichain,系对Multichain风险敞口最大的协议。 3.  互换市场完全定价加息25个基点。 02 Twitter观点 1.Phyrex(@Phyrex_Ni):美债危机影响逐步归于平静 债务上限的闹剧也差不多要结束了,随着两党的拉扯本周末实现初步协议可能性还是较大的,下周关注的重点就要在达成协议后的附带伤害,不过发酵还需要一些时间。目前 #BTC 和 #ETH 与科技股的走势开始逐渐同步,这有助于币市能享受到宏观情绪的红利。 2.PlanB(@100trillionUSD):保持耐心 3.Lin姐@Der期权 BTC波动率最近都在最低部徘徊,今天@DeribitExchange DVOL46%。历史最低是1月底41%。下周大事件:美债上限:如果下周四/五美债上限还解决不了,BTC会涨;解决后会回落。抓好时机冲末日期权。 03 链上数据 IntoTheBlock:股票目前表现出负相关 比特币和股票目前表现出明显的缺乏相关性,甚至呈负相关!研究表明,将 10-20% 的资产分配给不相关的资产可以显着降低风险。这种新兴趋势能否为#Bitcoin 吸引新的资本。 Glassnode:比特币正亏本流入ETCap数据显示,24小时热度排名前五的币种分别是:PEPE、ARPA、SHANG、SUI、BTC。据Coingecko数据显示,在加密市场中,涨幅前五的板块分别是:LSD、Privacy、数字资产。 据The Block报道,DCG在最新的股东信中透露,2023年第一季度的收入总计达到1.8亿美元,环比增长了63%。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下降了46%。这表明DCG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面临一些…

    2023-05-27
    10.8K
  • 疫情期间的口罩牛股搜于特,3年亏掉70亿,不等退市股价提前下课

    你能想象到疫情时候的大牛股说退市就要退市吗?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口罩概念横空出世,一家叫搜于特(002503,SZ)的公司在2月12日发布公告,要投资2亿成立医疗用品公司,用来生产口罩。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份公告股价螺旋上天,9天8个涨停板,从春节后最低的1.81元,到3月9日最高涨到了5.68元。 也正是在这时,搜于特大股东上演了一番骚操作,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在3月9日股价最高的当天,大手笔毛利率贼低,基本处在个位数。 可以看出,搜于特的供应链管理业务毛利率一直在下降,2019年只有4%,再往后就是负的,卖一笔亏一笔了。同时服装业务在疫情下毛利率也没好到哪去。 我们对于诸如流通业务、供应链管理业务一定要提高警惕,不是说业务自身不好,只是太容易被公司拿来做文章,收入看起来表面繁荣,但赚不到几个钱,毕竟很多业务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你也不知道这交易的对手方到底是不是谁的亲戚,弄个几十亿收入搞里头也很难发现。而且,此类业务想要盘活,需要大量的资金用来流转,这就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要求。不咋赚钱,还需要大量的钱盘活,没有钱就只能借,业务薄利,弱不禁风,一旦资金链出问题就全盘皆崩,这样的例子我们也见过不少了。另外,涉及到钱就更容易整点事出来,指不定流给谁了呢,巧立名目不都是基本操作嘛? 搜于特也曾多次在报表中表示资金链紧张,就是说看着收入红红火火,现金流是一点都装不下去,经营性现资金流净额稀碎,你不紧张谁紧张? 没钱就呗。从财务角度来说,借钱这个行为说白了就是加年报,搜于特的净资产已经亏成了-15亿,公司也因此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另外,搜于特在去年11月被债权人向法院申请股票已经提前下课了。 结语: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垃圾公司走向了退市,全面注册制之下,垃圾公司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一些低价公司甚至连保壳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面值退市被送走。所以再次提醒,投资一定要擦亮眼睛,…

    2023-05-27 资本
    8.8K
  • 印度经济拧巴的深层原因:许可证制度、外包之王、信息技术人才、人口红利、工业羸弱、官僚主义、种群制度

    印度在1991年之后进行全面经济改革,由于它经济底子比较薄,发展空间大,加上外包业务优势,使其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但同时,因为印度早期实行的许可证制度,导致工业发展落后,腐败严重,再加上种姓制度的束缚,使得印度无法创造出足够多的工作岗位来满足其源源不断增长的人口,最终导致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拧巴的印度:整体经济高速发展,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023-05-26
    6.6K
  • 香港加密新规6月1日生效,稳定币受规管前不供散户买卖,衍生工具交易将另行审视

    香港新规法律详解;DCG已资不抵债;近期行情有点无厘头。

    2023-05-26
    8.6K
  • 习酒掌门人不好当!业界对张德芹充满期待

    2023年,是京东等平台搜索,也有大量店铺的君品习酒售价在900元-1000元之间,而习酒淘宝官方旗舰店的君品习酒券后价也仅为1099元。搜狐财经走访了部分线下烟酒店,同样发现君品习酒的价格存在一定的倒挂现象,售价主要集中在1100-1200元,走访过程中发现的线下最低销售价格为960元。 习酒的主力大单品窖藏1988也同样存在价格倒挂的问题。指导价898元的习酒窖藏1988目前淘宝官方旗舰店券后价为638元,大量店铺的单瓶价格则集中在500元-600元左右。对于价格倒挂问题,《酒周志》曾咨询贵州习酒官方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我们这里也只是一个参考价,每一个供应商定价不一致,有高有低。对于定价标准,我们不对外宣称。” 消费者疑惑,习酒既然卖不到那么贵,为何还要标那么贵?业内人士表示:这就是为了占据高端的市场心理。 习酒经销商库存较为严重 张德芹和习酒心知肚明 习酒除了大单品价格倒挂外,经销商库存也较为严重。据《贵州都市报》信源,2022年,毕节市最大的习酒经销商因临近支付货款,现金流紧张,向贵州银行申请了480万元的贷款。 据《红星新闻》信源显示,经销商们面临的问题,张德芹和习酒其实心知肚明。所以在某场经销商市场工作会上,张德芹特意脱稿,向习酒的新老经销商表达了歉意和感谢。张德芹透露,2022年下半年起,习酒出台对经销商的支持政策和制度。习酒集团党委还给各个片区下发指令:不能让任何一个经销商离开习酒,尤其是做得艰难的经销商,一定要在最困难的时候,伴随着习酒前行。 业界期待张德芹既是“国企干吏”,更是“国企廉吏” 据《21世纪商业评论》梳理,张德芹首次出任习酒董事长时,年仅37岁。他从贵州工业大学发酵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茅台酒厂工作。 十年间稳扎稳打,从一线技术员到车间主任,2010年做到企业“一把手”,一干又是八年。

    2023-05-26
    8.4K
  • 振东制药58亿卖掉业绩“命根子”,实控人落袋10亿后,再通过资金占用继续搞钱

    医美,花里胡哨各种转型,背地里,实控人为了搞钱,连上市公司的“命根子”都给割了。 振东制药背后的大股东是振东集团,振东集团由李安平99.9%控股。振东集团早期是做加油站起家的,后来转型搞起了大健康医药业务,这才有了振东制药。 2011年,振东制药上市,业绩直接华丽丽地跪下,收入看起来贼华丽,4年时间从12.8亿增长到22.6亿,利润则是上市三连跪,一年比一年低,2015年虽然好了点,但也就那么回事,直到2016年,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状况才得到好转。 倒也不是振东制药自己站起来了,而是它收购了一家“重要”的公司。 2016年,振东制药以26.459亿收购了康远制药100%股权,而当时康远制药的资产只有1.88亿,净资产只有1.41亿。毫无疑问,又是一场高溢价的收购。康远制药按照规矩定下了3年6亿利润的业绩承诺,是不是以为又要上演过承诺期就翻脸的老戏码? 这回还真不一样,康远制药的主要产品钙制剂“朗迪钙”在行业内属于头部品牌,业绩嘎嘎猛,在完成业绩承诺之后,每年的利润水平依然保持着增长,甚至可以说康远制药凭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上市公司的利润。要是没有康远制药每年找补利润,上市公司指不定亏成什么熊样,可能早就干退市了,这不妥妥的现金奶牛、“命根子”吗? 按照正常来讲,谁家有这么个宝贝,可不得好好地呵护着。可振东制药偏不,非要挥刀给它割了。2021年,振东制药26.17亿的净利润,直接较上一年乘了十倍。倒也不是说上市公司祖坟显灵了,而是58亿卖了子公司朗迪制药(原康远制药)。 26亿多点买来的公司58亿卖出,直接带飞了当年的利润。可是就这么一个赚钱的宝贝,咋说卖就卖了呢? 上市公司还是有招,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上市公司要发展原来的中药和创新药业务,另外发现了个新活儿——生发产品,而康远制药的产品与刚才这些玩意儿没有关联度,达不成协同效应。 笑死,就你原来那些业务也不赚钱啊,还协同啥呢?…

    2023-05-25 大健康
    9.3K
  • 27亿失败的收购,3位创始人”成功“内斗,时代变了,迅游科技想靠网游加速器翻身可太难了

    《中国合伙人》里面有句台词:千万别跟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这句话放在迅游科技(300467,SZ)身上太合适了:从创业铁三角到内斗仨老铁,三个创始人曾经有多团结,现在就有多分裂。 和《中国合伙人》一样,故事的主角有三个:章建伟、袁旭、陈俊。三个合伙人2008年共同创立了迅游科技,并在2011年签订了一致行动协议,约定迅游科技上市时,三人一起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对于迅游科技,玩端游的朋友应该很熟悉,它的主要产品就是迅游加速器。也正是靠着这一款产品,迅游科技在2015年成功上市,成为“大数据签署了《纾困暨投资协议补充协议》《表决权委托协议》,袁旭、陈俊将其持有的迅游科技全部表决权委托给贵阳大数据行使。 贵阳大数据的背后是国资,从此袁旭、陈俊和贵阳大数据达成一致行动关系,贵州国资委成为迅游科技的实控人。很明显,这是不带章建伟玩了。 2021年3月,袁旭和陈俊再次提出罢免章建伟,审议通过。虽然章建伟也按照上次的剧情又走了一遍,提议罢免袁旭,但最终的结果是,章建伟被踢出了局。“铁三角”彻底裂开。 是不是以为裂开了,另外两位就相安无事了?可能袁旭也是这么想的。但他没想到的是,仅过了一年,同样的事情就在自己身上又上演了一遍。 2022年6月,减持的减持,债务的债务,冻结的冻结,拍卖的拍卖。根据今年一季报,目前迅游科技第一大股东袁旭持股比例8.83%,全部冻结;第二大股东贵阳大数据加上陈俊的一致行动关系,拥有7.2%的表决权,其中陈俊6.44%的股份也全被冻结;第三大股东章建伟持股比例5.14%,全部质押冻结。 目前上市公司股权分散,没有失控人。 一场失败的收购,三个创始人“成功”的内斗,你还指望他们有多少心思放在公司经营上?另外,时代变了,迅游科技指望网游加速器翻身可太难了,不过保不齐人家蹭一蹭

    2023-05-24 科技
    8.2K
  • 比特币7日波幅降至3年来最窄区间,加密资金连续5周净流出,关注5月即将上线项目

    当全场目光都被“6月1日”美国债务上限“X-day”吸引之时,摩根士丹利却认为,大家无需过度担忧债务上限,已困扰美国数月之久的银行危机才更值得警惕。

    2023-05-23
    6.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