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舍得酒业换挡“降速”的阵痛与底气
舍得酒业(600702)最新发布的半年报“成绩单”,无疑是白酒行业正在煎熬中的一个缩影。 今年上半年,舍得酒业实现营业收入32.71亿元,同比下降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1亿元,同比下降35.7%。 作为“中国名酒”企业和川酒“六朵金花”之一,舍得酒业拥有“沱牌”、“舍得”两个白酒品牌,是浓香型白酒的重要代表。 但它眼下的增长速度,却明显遭踩了一脚“急刹”。要知道,今年一季度,舍得酒业就已实现净利润5.5亿元。照此推算,第二季度其仅录得4100万元。 与之同时,很多人还留意到了舍得酒业的毛利率下浮、增长的存货问题等。 舍得酒业的“降速”,其实也是当下白酒行业现状的一个折射。 两个月前,中国酒业协会发布了《2024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今年1-6月中,80%企业表示市场有所遇冷。白酒经销商、终端零售商中,超过60%表示库存增加,超过40%表示实际销售倒挂情况有所增加。 产业深度调整,叠加宏观经济慢复苏、消费市场缓回暖等多重压力,一夜之间,酒企普遍进入阶段性筑底期。 一边是业绩增长压力,一边是被两头“夹击”的渠道经销商,到底该怎么抉择? 要成为影响行业发展进程的核心力量,又该如何稳固基本盘,以适应市场的波动? 一、红线与底线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思考。舍得酒业给出的答案是:稳价格、控库存、强动销。 这也是今年3月在回答投资者关于公司经营计划有何具体举措时,舍得酒业管理层明确指出这是公司要坚持的“核心原则”。 主动实施“控量稳价”策略,带来一个显著的结果,就是不再过多追求回款进度——这对公司的业绩意味着什么,舍得酒业自然比谁都清楚。 过去两年,一路潜行的舍得酒业,可谓顺风顺水。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约60.56亿元,同比增长21.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6.85亿元,同比增长35.31%。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0.81亿元,同…
-
云顶新耀公布2024年中期业绩:业绩较去年下半年增长158% 自主研发里程碑突破
8月28日,港股创新药企云顶新耀(1952.HK)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多项业务取得突破性成长: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达到人民币3.02亿元,较2023年下半年大幅增长158%,并实现公司历史上的首次商业化层面盈利;此外,通过采用聚焦、高效、精干的商业模式及精细化管理,运营费用占收入比重大幅减少249%,运营效率的显著提升,亏损显著收窄35%;财务状况稳健,2024年上半年现金储备达人民币19.3亿元,可支持多项战略目标的实现。对此,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今年上半年,采取了多项战略性举措,在商业化、自主研发等多维度获得一系列里程碑成果,彰显了云顶新耀的韧性和增长潜力。 财报数据显示,云顶新耀上半年的增长得益于耐赋康®及依嘉®的商业化进展。公司肾科产品组合中的主打药物耐赋康®利用传统医院及创新互联网医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于2024年5月在中国大陆商业化上市开出首张处方,并且在上市后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销售收入达到1.673亿元;此外,作为云顶新耀首款商业化上市的产品,全球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物依嘉®已经完成首个完整销售年度,增长势头强劲,今年上半年收入达到1.342亿元,依嘉®自2023年7月商业化以来已经实现了人民币2.33亿元收入。 云顶新耀通过利用高效精干的商业化模式,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及利润,构建在肾科和感染领域领导地位,推动收入的有机增长。展望下半年,罗永庆表示云顶新耀对实现全年人民币7亿元的销售目标非常有信心,并力争在2025年底前实现现金盈亏平衡的战略目标。 预计到2024年底,公司将有三款产品实现商业化上市。云顶新耀将持续推动耐赋康®在中国内地和其他亚太地区的销售,并积极参与中国国家医保谈判,提升药品的可负担性和可及性。通过深入覆盖核心医院以及成功落地CSO合作模式,推动依嘉®的销售增长。此外,伊曲莫德有望在澳门商业化上市,并借助大湾区…
-
玛珂科技上市股价即涨400%,这会不会是下一个正丹股份?
截止目前为止,2024年A股已经上市的公司中,股价涨幅最大的依然是正丹股份。这家以371.77%涨幅领跑A股的大牛股,就连被誉为投资“天花板”的茅台也望尘莫及, 说它是股市难得一股清流也实至名归。可正当大家都认为这是一项无法超越的纪录时,堂堂的白马股,会被一家新上市的公司超越,而且这家公司还是那种看起来有些名不见经传的“新锐”。 这就是在8月16日刚刚登陆A股的玛珂科技,一家以半导体设备陶瓷材料零部件起家的公司,貌似与当前正在风头上的IPO之前,玛珂科技的知名度并不高,别说股市和外界人士,就连材料供应链的许多有关人士,恐怕也未必知道这家公司是什么来头。可如果对其仔细考究,会发现玛珂科技并不是那种“空穴来风”、靠空壳突然蹿红的互联网企业,而是实打实的科技公司,背后的创建团队、研发技术,也足够令人敬服。 早在15年的2009年,由三位留美陶瓷材料博士创立,经过多轮天使投资,完成多轮增资和股权转让,公司逐渐形成了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实体企业,拥有多项令同行无法企及的技术优势,突破了海外企业对半导体设备用产品的垄断,一举成为本土企业先进陶瓷的代表。 尽管在国内半导体设备先进结构陶瓷采购的规模中,只占有14%的份额,但却是大陆地区半导体设备供应商总规模的72%,是国内多家面板巨头厂商的主要供货商,2年前的6月份正式向创业板提交IPO申请,直到2年后成功上市,发行股价8元暴涨到37.75元 ,市盈率高达44.90倍,足见市场和股市对玛珂科技的热情之高。 历经15年的沉淀和发展,国内半导体终于可以实现陶瓷加热器、静电卡盘和超高纯碳化硅套件的产品自由,国内泛半导体产业链设备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不再被国内企业“卡脖子”,而且产品在医药、汽车领域等均可广泛应用,泛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需求旺盛,作为先进陶瓷材料零部件自主研发重要的一环,玛珂科技的地位可见一斑。 成为下…
-
依托自主知识产权mRNA技术平台研发 云顶新耀首款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的临床试验正式启动
8月22日,港股上市公司云顶新耀(1952.HK)宣布一款个性化肿瘤疫苗EVM16正式启动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EVM16CX01。该研究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起,用于评估EVM16注射液单药及联合PD-1抗体治疗在晚期或复发实体瘤受试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免疫原性和初步疗效的剂量递增及扩展研究,也是EVM16开展的首次人体试验。 EVM16是云顶新耀自主研发的首款个性化mRNA肿瘤疫苗,根据每位患者特有的肿瘤细胞突变,使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预测出具有较高免疫原性潜力的新抗原。临床前研究结果综合说明,EVM16注射液安全性良好,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有望给肿瘤患者带来更多临床获益。提及此次临床研究项目的正式启动,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这意味着公司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平台所开发的肿瘤疫苗产品进入人体试验阶段,有望为肿瘤治疗领域开发出新一代免疫疗法,“我们期待早日看到个性化肿瘤疫苗成为新的临床治疗手段,服务更多患者。” 肿瘤治疗亟需新一代免疫疗法 个性化肿瘤疫苗受行业关注 在全球范围内,癌症是人类最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Globocan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发肿瘤人数1997.6万人,因肿瘤死亡的人数为974.4万人。2022年我国新发恶性肿瘤约482.47万例,死亡约257.41万例。 而在治疗方面,以PD-1/PD-L1抑制剂为主的免疫疗法已经成为某些肿瘤治疗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仅对部分患者有效,肿瘤治疗领域急需在此基础上开发新一代免疫疗法。业内专家认为,个性化mRNA肿瘤疫苗则成为极具潜力的新一代免疫疗法。据Nature Reviews的相关综述,2035年全球mRNA个性化肿瘤疫苗市场规模约为70亿-100亿美元,整个mRNA疫苗在肿瘤治疗和预防领域总市场空间更高达230亿-300亿美元。 EVM16临床前数据优异 显著抑制肿瘤生…
-
半导体行业复苏,中晶科技业绩回暖,多次涨停后是否还有上涨空间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半导体行业似乎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多家半导体企业或迎拐点,中晶科技等公司均披露了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印证了行业迈向复苏的积极趋势。
-
净利润增长80多倍,爱丽家居凭什么这么牛?
很多个人把创业当作人生的大事,而创业成功,企业上市则是衡量一个公司规模大小的重要依据。正因为企业上市是公司做大做强的象征,几乎中国的所有行业都会把登陆A股看作是一个里程碑式之类的事件。只不过,在成功登陆股市后,公司是否能就此一飞冲天、高歌猛进,往往是个吉凶难卜的未知数。 以家具行业为例,这些年上市的公司不在少数,可真正能在股市实现股价齐飞、业绩爆表的企业,可谓凤尾麟角,甚至有的公司上市后就急转直下,沦为股市和市场的弃儿,而一个公司却能实现净利润增长80多倍,这样的企业,堪称股市和同行业难得一见的奇迹。近日,A股的许多公司公布了2024年的上半年年中报告,其中爱丽家居中报预告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80倍,净利润水平达到如此惊人的增长,堪称整个A股最靓的仔。 4年前在A股顺利上市,作为国内PVC塑料地板行业的龙头企业,爱丽家居一度深受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看好,成长也极具潜力,而且它主要的市场集中在欧美等海外地区,在同类产品出口总额中占据了5%的份额,是不折不扣的行业头部企业。但能在A股667家上市公司中以8830.07%的净利润增幅领跑,暂列上半年“预增王”桂冠,爱丽家居肯定有它的独到之处,值得业内外关注。 神奇的爱丽,神奇的股价11连涨 如果不是2020年在上交所上市,也许很多人不一定认识这家国内领先的PVC塑料地板生产商。成立于1999年的爱丽家居,直到21年后才顺利登录A股,但因为在整个同行中具有无与伦比的技术和工艺优势,极具成长潜力的属性,曾经在今年年初出现连续五个交易日股价涨停,累计涨幅达61.08%。如果算上2024年度以来的股价涨幅,神奇的11连涨排名A股第一,堪称业绩最无敌般的存在。 也就是股价11连涨,开始吸引更多的关注,业内外才注意到原来这家主营PVC塑料地板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不仅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和设计能力,优异的产品质量和规模化的生产优势,还在多年的发展中…
-
股价和业绩都逆势大涨,真正的光伏“大佬”原来是它!
不可否认,尽管这几年的新能源呼声很高,时代似乎进入了一个以新能源为主流的发展模式,但作为新能源的主要板块之一——光伏,无论是过去的几年,还是刚结束的2023年和今年,都处于一个令人难以捉摸的境况中,一方面市场需求强劲,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值得看好;另外一方面许多从事该领域的企业都不大景气,业绩和股价始终处于摇摆不定的浮沉中,起伏巨大。 原本以为光伏可能是一个人人趋之若鹜的香饽饽,它可能反过来会给你一个沉痛的教训;而如果你认为它已经见顶,它又可能会让你大呼意外,出现难以预料的涨势。比如在刚发布半年报的诸多光伏企业中,行业整体亏损严重,甚至可以说一片黯淡,偏偏有一家企业却呈现出逆势的显著增长,成功拿下2024年“业绩保卫战”的半程冠军,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14亿元,股价也在半年报发布当日上涨9%,妥妥的一副光伏“大佬”才有的模样。这就是刚在去年从美股转战A股的阿特斯,——一家成立23年,以晶硅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巨头公司。 谁说整体亏损就不能“独善其身”? 就在不久前的7月17日,阿特斯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14亿元,这在行业整体亏损的大环境之下,显得非常“格格不入”。要知道,早前的光伏“五巨头”中的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分别公布了上半年预计亏损48亿元-55亿元、30亿元-33亿元的通报,作为光伏领头羊的隆基绿能明明去年上半年同期还盈利91.78亿元,今年却亏损严重,可见行情有多不好。商界有句话叫“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但让业内外都感到意外的是,在所有可以称之为光伏组件制造商巨头的公司中,阿特斯的这份业绩预告却实实在在的告诉人们:谁说整体亏损的光伏行业无法“独善其身”,这才是最稳定的光伏巨头! 与那些好大喜功、喜欢故弄玄虚的企业不同,在这份亮眼的业绩报告之后,也隐藏了阿特斯低调与务实的一面。之所以能在整体…
-
“电竞第一股”诞生,靠游戏也可以上市的公司其实“另有隐情”?
多年前的阿里巴巴如日中天,创始人马云曾经说过一句话:“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游戏会变成这个样子,没有一个国家的孩子玩游戏会这么疯狂。”后来的一句话也一语成谶:在韩国打游戏可能是一种职业,但在中国,这可能是一个青少年“不务正业”的表现。 然而,可能若干年之后,不仅马云没有想到,大多数人也没想到,打游戏真的会成为一种“正经”的职业,而且专门负责组队打游戏的公司还会堂而皇之的上市、5G技术、XG、
-
A股上半年业绩预增王,暴涨9880%的安利股份可能是个10倍大牛股?
2024年转眼已经过去大半,很多人回过头来,方才发现,原来2024年比2023年难得预言并不是妄言。这一年的钱更难赚,无论是投资、金融,还是股市,似乎都出现了更加变幻莫测的一面,明明都在说消费降级,可市场上依旧有火爆的行业让人叹为观止,就连旅游也热度丝毫不减,电子消费市场更是涨潮一浪高过一浪,刷新了多个新的纪录。 2022年-2023年的电子消费低谷似乎还来不及淡去,中间没有任何缓冲的迹象,突然就进入了新的赛道,马上切换进入高峰轨道,许多与此有关的行业纷纷大涨,而在2024年上半年的中报里,业绩预增高达近100倍,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这就是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高达9348%-10422%的安利股份,整个A股神一样的存在,堪称今年上半年毫无争议的业绩预增王。 这个颇为逆天的数据在外界看来可能是个无法想象的神奇,可仔细审视会发现,早在一季度,该公司就出现了营收增长12倍的强势,净利润也有同比增长400%,随着
-
敏华控股的转型之路,市场份额突破50%,值得众多同行借鉴
提到著名的沙发品牌,很多人都知道号称座椅头等舱的芝华士,但不一定知道它的母公司敏华控股。事实上,这家在美国、新加坡、深圳等全球知名的品牌企业,在全球都有多个经济区域和子公司,业务范围也涵盖沙发、床垫、板式家具、海绵、家具配件等产品,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是亚洲最大的功能沙发生产制造商,产品也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旗下的芝华士和爱蒙等品牌也广受消费者喜爱,但可能是因为涉及业务太过广泛,反而给人留下对美贴牌代工的印象。 不可否认,这些年尽管经历过房地产爆炸带来的滚滚红利,但在电商、网购的大势之下,家具行业的生存空间一再被挤压,许多家具企业别说保持稳定的盈利,就连“活下去”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作为家具行业的老牌企业,敏华控股从最早的对美贴牌代工,到打造公司自有品牌,也在数年间完成了从出口代工到境内零售的转型,并且在以功能沙发内外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基础上,拓展沙发配套、床垫生产等业务,进军整套家具定制,逐渐完成了阵痛之后的转型之路。 2024财年,敏华控股实现营收184.11亿港元,同比增长6.1%;归母净利润为23.02亿港元,同比增长20.2%,从该数据可以看出,营收和净利润都在家居行业中位于前列,尽管以代工为主的净利率依然较低,但摆脱低价值的产品代工模式,转向更高价值的自主品牌生产和出海模式,已见端倪。多年前不少人只知道芝华士,不一定听说过敏华控股,当这家在香港上市的软体家具生产商突然回到A股,对标顾家家居,连床垫品牌也是定位五星级的品质,业内都纷纷感到了压力迎面而至。 与所有同行遇到的问题如出一辙,家具产业都在前几年吃尽了房地产高速发展的红利,而这几年都争着与此业务剥离,敏华控股也不例外,新房销售的大幅下降对内销造成的影响不言而喻,但“外销转内需”,反而让其在内地的市场份额占有率突破50%,这家主打功能沙发的企业到底做对了什么? 摆脱单一的业务,多矩阵产品齐发力…
-
智驾芯片第一股上市股价即跌,是不是预示着智驾的东风并非万能?
IPO,背后的投资者推波助澜自然是源动力;公司所从事的行业值得看好,有充分挖掘的潜能、广阔的前景,具有良好的成长价值,都是不可忽视的原因。而黑芝麻智能成功登录港股,成为中国智能驾驶芯片第一股,交付稳定增长、技术上具有明显的优势,都是其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2023年营收呈翻倍增长,一举来到3.12亿元,其中的多项产品已经为多款车型成功量产,与其他公司共同开发的一体化自动驾驶产品也投产在即,商业化初期支出巨大、大量研发和资本开支造成的亏损,基本也可以归结为生产经营调整亏损及经营亏损,而非业绩不佳造成的市场不景气、行业受冷遇。随着更多技术和商业化进程的推进,凭借过硬的技术,产品上优势明显的内核驱动,每年100%增幅的产品交付力,黑芝麻智能很可能迎来转机,实现扭亏为盈。 历经十数年的工程领域技术积累,黑芝麻智能芯片的设计具有高效的资源特征,产品的速度和效率都是值得看好的底气,稳中求快的战略意图也很务实,在智驾量产市场中快速实现批量,进入正循环运转,可能为期不远,扩建更大的智能化市场版图也不会是意外。
-
霸王茶姬凭什么在“卷”出天际的新茶饮里成功上位?
现在很多人都说中国的城市格局,就像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无论到哪里似乎都是一样的布局、一样的设计,就连那些50米、100米一家药店的布局也是出奇的相似。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原本以为2020年后的3年疫情,会是医药产业的黄金期,没想到,屡屡暴雷的各大连锁药房,硬是逼真的演绎了什么叫“作死”,完全把自己送上了自废武功的绝路。如今,药房热度开始退去,取而代之的奶茶店好像又开始“无缝对接”,原来密密麻麻的大药房,被琳琅满目的新茶饮成功对位,随之而来的自然是如雨后春笋一样冒起的各种茶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多达30多家新茶饮品牌的市场上,门店超过50万家,而在一波Top 10的品牌排名“内卷”之后,一杯茶饮的单价也从当初的几十元“卷”到9.9元,无论是已经上市的喜茶,还是一直在酝酿上市的蜜雪冰城,都在为了价格战和同质化苦思良策。而近期开店频繁、迅速崛起的另一个品牌——霸王茶姬,也成为新茶饮倍受瞩目的新宠,这家2023年总销售额超过100亿的新茶饮品牌,正在以一个迅猛的发展态势,将门店扩展到4500家,而且大有“超过”星巴克的势头。 成立距今7年,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品牌,到如今GMV过百亿、去年销售2.3亿杯的新茶饮绝对王者,霸王茶姬凭什么在“卷”出天际的新茶饮里成功上位?又凭什么值得消费者购买,成为星巴克,取代星巴克? 神奇的霸王茶姬,神奇的成长之路 在许多中国成功的企业家身上,有一些人不知是否属实,总会被冠之“白手起家”的名号,这像是在突出一种坚毅的品质,也像是在昭告世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可事实呢?恐怕那些当初寂寂无名、最后功成名就的企业家、社会贤达,都不会是简单的“白手起家”,谁能说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人不是靠“拼爹”,不是靠祖上积累的资源呢?而在众多新茶饮品牌的创立中,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因为年轻、发展速度堪称火箭一样的蹿升,被称为“90后身价最高的CEO”;而霸王茶姬的创始人…
-
香雪制药:7天股价翻2倍,净利润暴增4倍
如果不是近期的股价大涨,7天内的上涨幅度达到200%,年中报净利润暴增400%,恐怕很多人还不一定知道这家药企,尽管它成立至今已有31年,实际上已走过66年的历程,但比起同是广州著名药企的广州医药等老字号企业,它就像一个跟随时代脚步亦步亦趋的“小弟”,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谨小慎微,就连名字也不是大家都知道的。 这就是以中成制药研发为主,集西药制药、生物医学工程和药材种植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医药企业——香雪制药。事实上,3年前因为连续的净利润亏损,而且亏损额逐年扩大,香雪制药面临严峻的债务压力,多次出售子公司资产缓解经济压力,缘何突然之间,它就“麻雀变凤凰”,一下子从一家亏损企业,摇身一变成为A股最靓的仔,净利润直接翻了4倍呢?这一切,当然得从它的主业务说起。 它是横跨TCR-T和TCR药物两大技术的药企 因为美国的Tecelra获FDA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款上市的TCR-T细胞疗法药物,与大洋彼岸TCR-T细胞疗法破局遥相呼应,也在无形中助推了香雪制药的TAEST16001被国家药监局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这是首个获得IND批件并开展临床研究的TCR-T产品,受TCR-T疗法破局和自研产品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的双重利好,香雪制药股价连续7个交易日上涨,累计涨幅近176%。 这个突然性的变化,犹如毫无预料的一阵东风,平地而起,让原本看衰香雪,或者不看好香雪的人都倍感诧异,明明香雪制药已经连续12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没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昔日并不受重视的中成药企,会因为横跨TCR-T和TCR药物两大技术而成为这一轮浪口风尖的最大获益者。而股价之所以直接翻倍,最大的原因在于细胞疗法市场进入了一个活跃期,动辄数十万美元的价格,超过任何一款上市的
-
海澜之家上半年营收113亿,品牌良性发展,数字化注入科技内核
8月19日,海澜之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澜之家”)发布2024半年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13.70亿元,同比增长1.53%;净利润16.36亿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变化。2024年1-6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为7098亿元。消费者不再仅仅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更加注重品质、文化内涵和个性化需求。这也促使了服装行业从单纯的生产销售向品牌化、高端化、多元化方向转型。 在数字化转型的征程中,海澜之家彰显出极具前瞻性的战略视野,顺利完成了由传统服装企业模式到创新变革的重大跨越,凭借数据驱动这一运营模式,企业的市场响应速度大幅提升,进而让海澜之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牢牢掌握了主动权。 数字化赋能智慧体系,生产效率成倍提升 海澜之家依托AI、物联网等前沿新一代信息技术精心打造5G智慧工厂,并且巧妙运用物联网及RFID芯片技术,全面开启零售运营智慧化数字整合的完整流程,促使产业全链路形成紧密闭环,率先在行业内成功实现数智化转型,成功实现了生产资料和物料的自动化传递,进而达成了服装生产的全自动化作业流程,致使工作效率呈几何级数提升。 此外,通过精心构建“生产+开发+快反”的供应链体系,海澜之家切实做到了对市场动态的精准掌控以及对消费者需求的精确满足。这种供应链的深度整合与优化,使得公司在产品供货方面展现出更为卓越的灵活性与高效性,为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产品端,海澜之家品牌提出“适人体、优人态、合人需、达人意”这四大核心设计原则作为精准指引,致力于打造海澜之家独树一帜的“人性化服饰体验”,海澜之家依据“适人体”原则,深入开展人体工程学研究,精心设计出更贴合人体生理曲线、穿着舒适度大幅提升的服装款式。海澜之家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突破,海澜之家能够迅速响应市场瞬息万变的需求,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高效生产,充分满足消费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