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or

  • 欧洲首个且唯一!基石药业艾伏尼布片获批用于治疗IDH1突变AML和胆管癌患者

    5月10日,港股创新药企拓舒沃®(艾伏尼布片)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两项适应症:拓舒沃®联合阿扎胞苷用于治疗携带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R132突变的不适合接受标准诱导化疗的新诊断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成人患者;以及拓舒沃®单药治疗前已接受过至少一种系统疗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IDH1 R132突变的胆管癌成人患者。 值得关注的是,拓舒沃®是欧洲首个且唯一获批的IDH1靶向疗法,此前欧盟委员会已授予其孤儿药资格认定,以认可拓舒沃®相较于其它可及治疗给胆管癌和AML患者带来的显著获益优势。基于优秀的临床表现,拓舒沃®也已在美国和中国获批上市。 IDH1突变患者需求未被满足 艾伏尼布填补市场空白 公开资料显示,IDH1突变的AML和IDH1突变的胆管癌属于难治性和难治愈类型的癌症。AML是成人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恶性程度高且进展迅速,欧洲每年有超过20000例新发病例,75岁以上人群的两年生存率低于10%;胆管癌常与肝硬化或肝脏感染等病史有关,在欧洲每年有约10000例新发病例,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极低。IDH1突变是AML和胆管癌疾病进展的主要驱动因素,这两种疾病通常在晚期才被确诊,因此存在未满足的医疗需求。而拓舒沃®等新型靶向疗法,因其作用机制与传统化疗不同,逐渐成为可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治疗选择。 此次欧盟批准拓舒沃®AML适应症是基于AGILE研究,该研究是一项全球III期、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该研究已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联合阿扎胞苷组相比,在IDH1突变的AML患者中,拓舒沃®联合阿扎胞苷联合能显著延长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和总生存期(OS),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拓舒沃®联合阿扎胞苷组与安慰剂联合阿扎胞苷组的中位OS分别为24.0个月和7.9个月。此外,该研究还达到了所有关键次要终点,包括完全…

    2023-05-11
    8.8K
  • 基石药业同类首创精准治疗药物阿伐替尼片两项研究数据将在2023年ASCO年会上公布

    5月9日,港股创新药企泰吉华®(阿伐替尼片)两项最新研究数据将在2023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亮相。基石药业将以壁报讨论形式发布阿伐替尼治疗不同KIT基因型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疗效,即NAVIGATOR 1期和CS3007-101 1/2期研究的事后分析;同时,基石药业还将以壁报展示形式发布阿伐替尼联合舒尼替尼用于标准治疗失败的难治性胃肠间质瘤患者,这是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本届ASCO年会将于2023年6月2日至6日在美国芝加哥以及线上同步举行。基石药业将在本届ASCO年会上展示的详细信息如下: 壁报讨论 题目:阿伐替尼治疗不同KIT基因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疗效:NAVIGATOR 1期和CS3007-101 1/2期研究的事后分析 壁报展示时间:北京时间6月4日,上午2:15-5:15 壁报讨论时间:北京时间6月4日,上午5:30-7:00 摘要发表编号:11523 壁报展示编号:457 主要研究者:Michael C.Heinrich 壁报展示 题目:阿伐替尼联合舒尼替尼用于标准治疗失败的难治性胃肠间质瘤患者,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壁报展示时间:北京时间6月4日,上午2:15-5:15 摘要发表编号:11538 壁报展示编号:472 主要研究者:张信华/夏延哲 据了解,ASCO年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医学领域盛会之一,每年参会的肿瘤诊疗行业专家约4万人,集中展示世界上最前沿的临床肿瘤学科研究成果和肿瘤治疗技术,并就相关的临床数据进行密集讨论。此次将在ASCO亮相的泰吉华®(阿伐替尼片)是一款强效、高选择性、口服针对KIT和PDGFRA突变的激酶抑制剂,是中国首个获批的用于治疗PDGFRA外显子18突变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治疗药物。泰吉华®的获批使GIST治疗进入了精准治疗时代,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新选择。 目前,泰吉华®已在中国大陆、中…

    2023-05-10
    7.7K
  • 基石药业重获舒格利单抗与Nofazinlimab大中华区外权益 将继续推进相关注册申请

    5月9日,港股创新药企舒格利单抗与PD-1抗体nofazinlimab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开发与商业化权益,终止与EQRx公司关于舒格利单抗与nofazinlimab的许可协议,双方将致力于权益平顺过渡。本协议终止不会影响基石药业已从EQRx公司获得的首付款与里程碑付款。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协议终止或与EQRx公司战略调整密切相关,EQRx发布一季度IB寻求合作伙伴,终止基石药业舒格利单抗和nofazinlimab、凌科药业的JAK1抑制剂的授权协议。EQRx将聚焦开发CDK4/6抑制剂Lerociclib。同时在团队方面,EQRx宣布裁员170人,超过总计300名员工的一半。 业内人士分析,基石药业重获舒格利单抗与Nofazinlimab大中华区外权益后,基于两款药物优秀的临床表现,必定会继续推动它们进入欧美市场。 两款药物临床表现优异 基石药业2022年财报显示,舒格利单抗已在五项注册性临床研究中取得成功,适应症覆盖III期NSCLC、IV期NSCLC、复发或难治性结外NK/T细胞淋巴瘤(R/R ENKTL)、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GC/GEJ)以及食管鳞癌(ESCC),这一成绩超越包括帕博利珠单抗和纳武利尤单抗在内的进口PD-(L)1抗体。 公开资料显示,舒格利单抗在多个不同适应症领域的多项临床研究中显示出超越其他PD-L1单抗的疗效。它是全球首个联合化疗改善鳞状和非鳞状IV期初治NSCLC患者总生存期(OS)的PD-L1单抗;是全球首个显著改善同步或序贯放化疗后无疾病进展的III期NSCLC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PD-(L)1单抗;是全球首个在GC/GEJ临床III期研究中取得阳性结果的PD-L1单抗,OS显示出明显获益趋势;有望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用于R/R ENKTL的肿瘤免疫治疗药物;有望成为全球首个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的PD-L1单…

    2023-05-09
    7.3K
  • 为什么互联网容易产生巨头垄断?巨头为什么喜欢让商家二选一?什么是网络外部性?

    2021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受到了182亿元罚款。 互联网巨头为什么喜欢让商家二选一?在传统行业比如说腾讯,短视频就是饿了么,京东、微信一模一样的即时通讯软件,会不会有人用呢?不会,因为那个网络里没有人,没有人就没有价值,而微信有这么多的用户,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这就叫直接网络外部性,因为我这个平台比较大,所以更多的人愿意加入这个平台,这样就非常容易诞生巨头。假如这个领域有两家公司,本来体量差不不太多,其中一家稍微大一点,那么它就会比另外一家更有价值,这样一来用户就会逐渐地向这个更大的企业流动,最终的结果就是大企业独霸天下,赢者通吃,较小的企业消亡。 除了这种直接外部性,互联网行业还有一种所谓的间接外部性。 2)间接网络外部性 直接外部性和间接外部性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有一个用户群体,它的价值正比于这个用户群体的平方(V=N²);而后者往往有两个用户群体,比如商家和消费者,它的价值正比于两个用户群体数量的乘积(V=M*N)。 比如软件行业的巨头微软。最开始可能有很多种操作系统,其中Windows更好用一点,所以微软的用户稍微多一点。用户多了之后,另外一个群体——软件商就更愿意针对Windows做开发,因为它的用户多;Windows上的软件多了,用户就更愿意来Windows,两者之间促进,于是微软的生态就越来越大。 再比如字节跳动。只要有新的产品和新的商业模式,在巨头的夹缝中依然可以诞生新的巨头。 在商业上,有时候看得见的威胁并不可怕,而看不见的新模式往往会颠覆我们的认知,即所谓的“降纬打击”。比如很多年前,移动以为联通是它最大的对手,后来发现短信业务全都被微信给抢走了;制造假币的人最开始以为验钞机是他最大的对手,最后发现假币是被微信和

    2023-05-09 TMT
    9.0K
  • 高速率、低延迟、大容量,5G将给世界带来什么?我们离毫米波5G还有多远?

    几百年后我们回头来看,现在哪一种新技术的诞生能够把人类带入更加高层次的未来? 其实无论是蒸汽机、发电机还是电子计算机,它们的背后都是牛顿、麦克斯韦、法拉第、爱因斯坦这些伟大的科学家所开拓出来的新理论,在这些新理论的支持下,新的技术层出不穷,这些技术又可以用在工业、农业、运输等各个领域,我们称之为通用技术。 如果站在现在的视角去看未来的通用技术,我想应该是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相结合的技术,这些技术一定能够将人类带入更加辉煌的未来。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其中的第一个——DMA技术——码分多址技术,该技术出现后彻底改变了无线通讯行业的面貌,1993年成为了行业标准,1999年国际电信联盟把CDMA定为3G的基础技术之一。我们听说过的CDMA2000、WCDMA、TDSCDMA,都是CDMA时代三种不同的技术标准。虽然技术上从2000年开始以CDMA为代表的3G就已经成熟了,但是直到2008年3G才普及开来,在此之前大部分人还是喜欢用2G手机,因为当时缺乏杀手级的应用,所以卖功能机的厂商如摩托罗拉、诺基亚,仅凭卖手机就能赚到盆满钵满。 2008年起,随着技术突破,出现了一大批智能手机和应用。人们突然发现原来手机不光可以打电话、发短信,还可以干很多其他的事,于是人们纷纷拥抱智能机市场,3G逐渐普及起来。 进入3G没多久,人们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研究第4代移动通讯技术。相比3G,4G的速率又有了很大的提升,技术也有很大进步,比如OFDMA(正交频分多址技术),以前我们通信的时候用电磁波,每一个信号的电磁波频率不能重叠,两个信号中间得隔一段,否则频率互相影响,信号就受干扰了。但正交频分多址技术可以在同一个频段内传输很多个信号,因为这些信号彼此是正交的,就是当一个信号最强的时候,其他信号都为零,这样一来它们虽然在一个频段内,但却不会彼此干扰。 在OFDMA等一大批新技术带领之下,我们进入了4G时代…

    2023-05-08
    4.3K
  • 自动驾驶那些事儿:如何分级?目前发展到了哪一阶段?如何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汽车的发明有100多年了,在这100多年中汽车技术一直都在进步,比如说现在我们的汽车都是用计算机控制的电喷技术,但以前用的是化油器,化油器可以通过机械的方法让燃油和空气以不同的方式进入到气缸中,使得汽车行驶比较平顺。再比如,以前我们都使用手动挡汽车,现在基本上都开自动挡。 同样道理,自动驾驶技术也是一个逐步进步的过程。 自动驾驶的分级 L0级:人工驾驶,基本上没有任何辅助功能,这个时间是从汽车发明到1990年之前。 L1级:辅助驾驶,1990年之后出现了一定的辅助驾驶功能,现在很多汽车都有这些功能,比如: 现在很多汽车都已经配备了部分自动驾驶功能,比如新迈腾,它的自动驾驶功能叫IQ.Drive。L2级自动驾驶功能在2020年已经比较成熟了。 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即在特定的条件下实现自动驾驶。比如说,部分自动驾驶虽然可以实现加速、减速和控制方向,但它不能变道,而有条件自动驾驶就可以实现变道;部分自动驾驶的人类驾驶员必须一直监测道路的环境,防止出现意外,而有条件自动驾驶的驾驶员不需要随时监测,只要在特定的环境下介入就可以了。 有条件自动驾驶是部分自动驾驶向完全自动驾驶的一个过渡阶段,目前奥迪、

    2023-05-07
    2.9K
  • 曾为茅台“劲敌”,而今云泥之别,董酒还能恢复旧日辉煌吗?

    “贵州两大宝贝,茅台和董酒”,这是五粮液的带领下,浓香型白酒发展的十分红火,董酒又武断的将具有独特风味的“董香”切换到了“浓香”领域。新产品一上市便收到了消费者的质疑,面目全非的董酒无法得到市场肯定,对董酒的口碑造成了很大影响。2004年,董酒酒厂又遭遇大火,上百吨陈年基酒付之一炬,让董酒雪上加霜。此后董酒又接连进行了其他尝试,却均以失败告终,心灰意冷之下,振业集团退出了董酒。 再次回归,实力能否配上野心? 2007年4月,时为董酒控股股东的深圳某公司在深圳产权贵州茅台的超过千亿体量相比,确有云泥之别。 虽然10亿左右规模不算亮眼,但董酒做大做强还有资本市场大门堵死,前有劲牌压制下的董酒还有多少机会恢复自己的旧辉煌呢?

    2023-05-05
    22.0K
  • 长安汽车自主品牌市占率不断提升,合资品牌承压,长安福特2022年净亏31.97亿

    日前,长安汽车(000625.SZ)发布2022年上海车展上正式发布“海纳百川”计划,并提出“四个一”发展目标。即到2030年,长安汽车将在海外市场实现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0000人,并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这意味着,长安汽车全球经济存在较高的衰退预期,海外需求方面存在一定压力。同时随着行业“价格战”继续“内卷”,电池材料价格、芯片供给等压力尚未出现明显趋势反转的情况下,长安汽车的上述出海战略能否顺利推进、能否在2023年再迎来一个“好年份”?要回答好这个问题,长安汽车或还需要在“快进的战略”中保持警醒。 自主品牌市占率不断提升,成业绩新支柱 整体来看,2022年全球经济承压,受多重冲击,需求整体不旺,我国汽车产业面临挑战。但由于此前我国汽车产业持续推动转型升级以及2022年发布的延续新新能源汽车在去年持续呈现爆发式增长,销量再创新高,成为汽车市场的最大增长点,并提升了产业的抗压能力,行业累计产销实现同比增长。 在此背景下,长安汽车全年实现销量234.6万辆,同比增长2%。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售187.5万辆,同比增长6.8%,居行业第二;长安系新能源车销量突破27万辆,同比增速大幅好于新能源汽车行业;自主品牌出口海外总量约17万辆,再创出口销量新高。 根据最新数据,上述强势表现还在延续。 今年一季度长安自主品牌累计销量39.60万辆,同比增长9.%。同时,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一季度累计销量8.45万辆,同比增长105.4%,长安自主新能源同比维持高速增长。出口方面,今年一季度自主品牌出口销量6万辆,同比增长10%。 在自主品牌快速的“攻城略地”下,市占率方面,长安品牌汽车市占率逐年提升,从2019年的5.17%上升到2022年的6.98%,今年一季度占比已经达到8.54%。 自主品牌的强势,掩盖了合资品…

    2023-05-04
    8.3K
  • 主动踩刹车+疫情影响 贵州茅台一季度业绩增幅同比下滑

    4月16日,白酒行业社会库存过大,尽管茅台酒供不应求,作为白酒国企龙头企业依然考虑社会责任,为缓解社会分销伙伴资金周转压力,控制了发货节奏,肖竹青还认为一季度各个区域受疫情影响,消费恢复程度有差别,茅台在局部区域控制了发货节奏,此举是为了维持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此外财今龙门阵注意到,早在3月底的一次市场调研中,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丁雄军就曾表示,一季度的增长与市场一线营销工作展现的良好精神状态紧密相关,希望一线营销继续以拼搏姿态,团结奋斗,为构建“大集团一盘棋”市场营销新格局贡献智慧和力量。 实际上今年以来,贵州茅台几乎每个月有两场以上的活动,持续维持品牌的热度。肖竹青认为,伴随着交流和流通秩序的有效恢复,中国主流商业精英社会交流频率将恢复频繁,作为中国主流商务交流活跃度晴雨表的茅台酒销售业绩将进一步体现了经济复苏带来消费活跃,因此肖竹青预测二季度贵州茅台业绩更值得期待。

    2023-05-04
    20.0K
  • “一带一路”国际院士项目大会在蓉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产业建圈强链行动部署要求,促进全市新型材料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入融合,大力实施“科创中国”战略,主动探索“科创中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有力提升新型材料产业体系区域带动力和发展竞争力,4月27日,由成都市科协联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举办的“能源、装备制造与其它中试科研项目成果转化和落地。

    2023-04-29
    3.2K
  • 三大战略赋能,国民男装品牌再出发,海澜之家Q1实现营收56亿

    就在本月23日的2023年中国航天日活动中,股票代码:600398.SH)发布2022FY及2023Q1电商,从传统电商到社交电商再到大数据战略,以数字化推动企业高质量转型。自2012年起,公司便开始把握数字化方向,利用“新零售体验和社交电商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注重私域流量建设,海澜之家全渠道粉丝数量已经突破1亿大关。20年深耕品牌,凭借卓越的品牌竞争力和优质的服务在市场立足,海澜之家收获了大批忠实粉丝。通过深耕会员生态运营,公司建立数智化系统,将庞大的消费者转变为可以量化统计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从而实现了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的转型升级。 天风证券分析师孙海洋表示,公司在设计上紧扣健康、舒适、运动等细分场景需要,推出蜂窝蓄热、三防、六维弹力等创新科技面料,一方面产品年轻化,通过跨界合作、联名破圈等方式,迭代推出更加符合消费主流的时尚潮流与功能科技兼具的热销系列;另一方面重新梳理并优化产品结构,使其在年龄、功能、场景和品类等层面跨越更广维度。

    2023-04-27 消费
    25.6K
  • 江苏吴中一季报业绩大增2.7倍,定增12亿新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

    4月26日晚,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815.18万元,同比增加269.6%;基本每股收益0.04元,同比增加295.22%。 同日,江苏吴中披露了定增预案,拟向浙江复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35名特定对象定增募资不超过12亿元,主要用于江苏吴中医药集团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的建设,公司拟在苏州吴中区吴中生物医药产业园新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 江苏吴中表示,通过医药新基地的建设实施,公司将自有的高技术附加值工艺研发能力与规模生产能力深度结合,为制药公司和新药研发公司客户提供从临床前到商业化的研发生产一体化服务,包括制剂、原料药的工艺研究开发、质量研究、安全性研究等定制研发服务,以及临床前、临床以及商业化不同阶段、不同规模的生产服务。本项目建设,有助于公司附加值较高的技术输出取代单纯的产能输出,并完善公司在CDMO业务的产业布局,丰富公司的产业链,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提升公司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此外,公司当晚还披露2021年限制性医美”高度协同 “多点开花“助力业绩高增长 近年来,江苏吴中紧紧围绕医药大健康发展战略,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充分挖掘公司现有资源及优势,加强销售布局。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下游产品及客户,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增量业务,实现业绩持续增长。 目前,公司医药板块已经形成以“抗感染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肿瘤、消化系统”等为核心的产品群。公司具备终端销售、代理、配送、招商、OTC等多种销售能力,并已建立起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营销网络,设立多个营销部门负责不同地区的产品销售与业务推广。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制定了“医药+医美”的发展战略,由此,公司业务领域拓展至医美生物科技。公司通过进口和自研形成较为完善的高端医美产品管线矩阵,并依托中凯生物药厂先进工艺深度布局重组胶原蛋白的研发及产业化,同时,快速组建经验丰富、执行能力一流的研产销团队。…

    2023-04-26
    8.8K
  • 营收超31亿,净利润超10亿,汤臣倍健创单季业绩历史新高

    营收31.08亿元,同比增长36.30%,净利润10.30亿元,同比增长55.27%。4月26日晚间,作为VDS行业新周期的首场大考,澳元,同比增长53.69%,市场占有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健视佳、健安适、维满C、BYHEALTH等多品牌均表现亮眼。整体来看,线下渠道是汤臣倍健的稳字盘,营收增长16.18%,市场地位遥遥领先。线上渠道收入同比增长90.98%,目前在阿里医药保健及抗衰老及精准营养等前瞻性基础研究,加快强科技型企业转型。科技力拉满的汤臣倍健让外界看到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此前,汤臣倍健已陆续发布了全球领先的抗衰老物质PCC1研究成果、首个大规模中国人群NAD+与衰老研究、轻络素针对中国人群改善血流健康的研究结果,持续攻坚新原料、新功能、新技术,其中历时7年自主研发的专利菌株LPB27等已在产品端落地。 上周,汤臣倍健旗下子品牌Yep实现原料技术突破,重磅发布了GAGs胶原蛋白肽产品,持续通过打造差异化产品优势,引领行业创新,为消费者创造增量价值。 准备是获胜的自然规律。可以看到,VDS新周期的到来,专属于强科技企业的市场空间正在逐步打开。

    2023-04-26
    23.3K
  • 基石药业打造精准医疗生态 积极参与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近日,第29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旨在推动人们对“防筛诊治康”肿瘤全程管理理念的深入理解。期间,普吉华®、拓舒沃®均为同类首创药物,为具有相关致癌基因突变的患者带来新的生存机遇。自药品上市以来,我们通过多种举措努力提升药品可及性和可支付性,包括扩大药品覆盖范围和纳入多个商业保险项目、提供患者援助和持续教育项目以及建立精准诊断生态系统等。” 提升药物可及性 打造精准诊断生态系统 在肿瘤药物领域,基石药业将“走向患者”作为创新药发展中最核心的部分,包括患者实际的药物需求、药品的准入城市数量、以及患者在保险中能够得到的赔付金额等,在关注到患者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形成良性互补的同时,也尽可能覆盖更多的患者,使其获得更好的生存。 目前,基石药业三款精准治疗药物已经覆盖了超过180个城市的约800家医院,占精准治疗药物相关市场的约75%至80%,并与国药控股和上海医药开展广泛合作,扩大了医院及药店的分销范围。此外,三款精准治疗药物已纳入130个主要商业及政府保险计划,覆盖人口数超过9000万,基石药业继续与综合创新医疗服务平台进行战略合作,通过促进城市保险项目的入组,提高患者可负担性。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肿瘤精准治疗药物而言,打造城市险、商业保险、个人自付以及企业共同承担等多方共付的模式,需要行业进一步深入探索,进一步减轻精准治疗患者的经济负担。 对于精准治疗发展格局,周游认为“精准治疗需要的是一整个生态链的完善”。以检测技术为例,基因检测等伴随检测是制订治疗方案的基础,只有检测精准并覆盖广泛靶点,创新药才能真正带给患者“从零到一”的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为促使患者识别处方并持续用药,基石药业已与顶尖基因测序公司签署合作协议,进一步提升对RET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甲状腺癌(TC)、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

    2023-04-25
    6.7K
  • 脑胶质瘤迎来精准疗法曙光 国内已上市药物拓舒沃®和泰吉华®潜力值得期待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根据《中国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人,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恶性程度高,而目前采用的手术切除、放化疗乃至电场治疗等方案给患者带来的预后均不理想。为解决临床需求的巨大缺口,医药界已将精准疗法作为治疗脑胶质瘤的新探索方向并取得显著进展。 日前,在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癌症研究会议之一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同类首创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A)抑制剂阿伐替尼(国内商品名:IB公布一项临床研究成果,其治疗IDH突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三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达到无进展生存期(PFS)主要终点,这被医学界认为是突破性进展。不过,Vorasidenib至今未在中国申报临床研究,在我国市场的上市时间不可预期。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顶级肿瘤诊疗学术联盟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刚刚更新了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将已在国内上市的全球首款IDH1抑制剂艾伏尼布(国内商品名:

    2023-04-25
    3.9K